词条 | 印度:大国地位与大国外交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0月1日) 平装: 24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208073142 条形码: 9787208073142 尺寸: 22.4 x 14.6 x 1.6 cm 重量: 358 g 作者简介赵干城,长期从事印度政治外交、南亚地区安全和中印关系研究,现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本书是该院专项课题的一个成果,作者长期在该领域耕耘,与印度学者及研究机构保持密切交流,获得了很多第一手资料,并特别就印度崛起这个近年来突然流行起来的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与文章,且经常参与大众媒体在该领域的各种节目制作和活动,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本书是作者对印度崛起的政治意义所做的一个总结,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基础上,作者将继续从其他角度对印度崛起的命题进行深入发掘。 内容简介《印度:大国地位与大国外交》以印度崛起的政治意义和外交影响为切入点,全面剖析了印度自独立以来不断追求世界大国地位的行为与政策,以及印度在争取成长为世界大国的进程中,与它并不满意的外部世界进行的持续不断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印度的能力建设固然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如印度在1998年进行核试验以后,在包括军备在内的能力建设上不遗余力的投入),而印度奉行何种对外政策,将决定着它会以何种面貌出现在世界体系中。《印度:大国地位与大国外交》主要分析印度独立后在当代国际体系中的实际地位,这是与印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以及印度因其在不同阶段所获得的地位而奉行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其他大国的政策,因为其中所包含的成败得失,不但对印度的自我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其他与印度有密切关系的国家也有着深远的意义。中国与印度的关系正是在这个框架和范畴内,成为《印度:大国地位与大国外交》分析的一个重点。 全书以印度独立后不同历史阶段为经,以印度所处的国际环境为纬,分析以尼赫鲁、英迪拉.甘地等印度领导人为代表的政治精英,在冷战与冷战后所奉行的对外政策,以及这种政策对印度的国际地位所产生的影响,从而通过印度的政策实践探讨了印度崛起的历史根源与现实意义,对读者理解印度在当今国际体系中的实际地位、特别是中印关系在此背景下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等问题均有着关键的启示意义。 媒体评论印度是近年来国际政治的一个研究热点。作者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长期从事印度政治与外交研究,成果丰硕,本书是他对印度崛起的政治意义所做的一个总结,也为有兴趣的读者了解印度对外战略沿革打开了一个窗口。我相信作者的努力可以将读者带入一个可能比较熟悉但未必有清楚认识的领域。作者把印度的对外政策和战略置于国际体系变化的深刻背景下予以分析,将印度独立后不同历史阶段的行为和政策作为印度寻求世界大国地位进程的不同变量,从而为理解印度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新的视角,也提供了不同的分析工具。 ——杨洁勉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目录导论国际体系与印度崛起 第一章 民主、发展与贫困 第一节 政局稳定与发展迟缓的矛盾 第二节 迟到的经济改革与成果 第三节 印度社会发展水平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尼赫鲁的强国梦 第一节 尼赫鲁外交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尼赫鲁外交的理论定位 第三节 不结盟政策:理想与现实的冲撞 第四节 尼赫鲁的大国之路 第五节 尼赫鲁的对华政策:大国梦想陨落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英迪拉·甘地的地区强权政策 第一节 英迪拉·甘地面临的国际环境 第二节 印度的核选择问题 第三节 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确立地区强权地位 第四节 与中国再次和解的抉择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拉吉夫·甘地的务实外交 第一节 国际形势与国内发展的互动 第二节 巴基斯坦因素与拉吉夫·甘地的核选择 第三节 斯里兰卡:拉吉夫·甘地地区政策的试金石 第四节 对华政策的转折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后冷战时期:大国地位初具雏形 第一节 国际体系新格局对印度意味着什么? 第二节 经济改革的政治意义和成败得失 第三节 核选择:大国地位的试金石 第四节 中印关系的前进与曲折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跨入新世纪:实现大国地位的理想与现实 第一节 “9·11“事件:危机与转机 第二节 核武器国家地位:现实与法理 第三节 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现状与前景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国际体系均衡与中印共同崛起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