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滩乡
释义
1 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大滩乡

大滩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察右中旗西南部,地处东经111°56′—112°17′,北纬41°10′—41°24′,乡所在地大滩村距科布尔镇41公里。北部、西部与四子王旗活福滩乡、西河乡接壤,南部与卓资县红召乡相邻,东与本旗黄羊城镇、广益隆镇相连。属低山丘陵区,辖地面积64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129米,最低海拔1665米。境内主要河流有2条:点红岱河、乌塔贝河,年均降水量425毫米,气候为山地湿寒半干旱湿润气候区。无霜期:晚霜6月17日,早霜8月29日,间隔75天,积温﹥0℃为2185℃、﹥5℃为1992℃、 ﹥10℃为1571℃。

行政区划

全乡共有23个行政村,131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9970人,5230户,常住人口10386人,2571户,其中外流2659户,9584人, 有耕地面积13万亩,其中水浇地5300亩,截止2005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共退耕45300亩,还林66730亩,其中2000年退耕14000亩,还林35000亩;2002年退耕2500亩,还林6250亩;2003年退耕11000亩,还林11000亩; 2004年退耕9500亩,还林9500亩;2005年退耕8300亩,还林4980亩。牲畜头数达45000(头)只,其中寒羊11000只,奶牛300多头。

该乡立足本地实际,以科技为动力,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确立了奶牛、寒羊、马铃薯、林草业四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经济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养殖业

奶牛业逐步发展壮大。奶牛业对于该乡是个新产业,2004年以前,奶牛头数不足70头,2005年购买进口奶牛176头。为了确保奶牛业形成规模,并逐步发展壮大,今年,乡党委、政府抓住奶牛价格下跌这一机遇,采取低成本扩张的措施,动员组织群众购买奶牛近60多头,同时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向奶牛业倾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乡兽医站技术人员为养奶牛户免费进行疫病防治工作,全面系统跟踪服务。此外,乡政府组织旗乡两级科技人员对养奶牛户举办了科技培训班,到目前,共举办培训班4期,参训人数达630人次,真正使户户有一个技术员,切实提高了奶牛户的养殖技能,有效推动了奶牛业的发展壮大。

寒羊业巩固提高。通过多年的扩繁,已经形成规模,普及农户,成为群众经济收入主要途径之一。为了进一步巩固提高寒羊业,该乡组织群众新调购930只基础母寒羊,从扶贫办引进10只种公寒羊,为寒羊品质再度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种植业

在传统的马铃薯产业上,该乡重点从品种和单产入手,把提高马铃薯品质和经济效益作为突破口来抓。在马铃薯籽种的改良上取得了新突破,今年,通过旗种子公司调运克星一号马铃薯7万斤,群众自发从武川县、卓资县等地调运各种马铃薯籽种6多万斤,优化了品种,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林草业

以改善生态,恢复植被为目标的林草业,坚持科技支撑,造林质量为先的宗旨,坚持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去年,落实退耕任务8300亩,还林4980亩,同时利用雨季有利时机,对往年工程因干旱等原因造成缺苗的林草地进行了补种。同时,该乡加大了禁牧舍饲和森林草原防火及管护工作力度,保护了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果,为林草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2 甘肃民勤县大滩乡

大滩乡位于民勤县东北部,乡政府距县城20km,人口9800人,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下辖10村,红墙村、上泉村、下泉村、东大村、三坪村、大西村、北中村、北中村、北西村、北东村。

3 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大滩乡

位于门源回族自治县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18千米。人口0.8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0%。面积212平方千米。辖大滩东、铁迈东、铁迈西、下大滩、白土沟、红沟6个村(牧)委会。民国时属丰聚乡,1951年由丰聚乡分设大滩乡,1958年并入长风公社,1961年分设大滩公社,1984年改为大滩乡。

2001年3月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15号文批复:撤销大滩乡,并入青石嘴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