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尹殿甲 |
释义 | 尹殿甲,男,生于1924年7月,新疆乌鲁木齐人,1939年参加国军,1948年底去台,1984年从空军士官长职位上退役。省吃俭用25年,陆续共捐出700余元台币做慈善工作。深受台湾上下的高度赞誉。2011年正月初六,台湾当局首脑马英九亲自登门拜访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尹殿甲老人。为善最乐且不欲人知的荣民尹殿甲先生,秉持当年助人之初衷,持续月捐新台币15,000元予9家慈善机构。尹老先生曾因此当选90年全国好人好事代表和辅导会91年模范荣民。他却怀著感恩的心,感谢慈善机构和受他帮助的人,使他得以发挥生命的使用权,付出爱心,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尹老先生,民国1924年7月生於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祖先原是地方望族,留有偌大家业,祖父还曾将土地借与贫邻耕作;後来家道中落,父亲打官司也要不回借出的土地,反把所馀家产用光,只好搬到城里谋生,他们七兄妹也因家贫,没读过一天书。尹老先生因为个子高,学徒、传令兵都当过,如今能认得字,全因当年曾上过军中识字班(随营补习班)。 民国28年2月1日,尹老先生进了新疆陆军军官学校,担任传令兵;1年後,调到新疆航空队,仍任传令职,後改任勤务兵。副大队长见他年轻,推荐至航空教育班学生队(原空军幼校前身),学习初中课程;初时跟不上,就买字典,加紧用功,半年後月考、期考,都得了100分。 民国29年,航空队改隶中央,本已遴选送中央受训,因路遥仍志愿留原部队,并编为士官。37年调上海空军单位,12月转进台湾,奉调空军後勤修护单位,负责发动机修理,自中士升到士官长。 退伍後,尹老先生担任过几个单位的警卫,70 岁还应徵营造厂管理员,经理表示:“我不管你年纪,你身体好,我就录用你。”他很得信任,管理工具,又兼采购、管零用金。有一次,拾到经理皮包,立刻奉还,所以经理对他特别好,逢年节都发奖金。1年後,工地结束,也感到年纪大了,便不再谋职。 当年纪渐长,尹老先生深感人生不应留白;既然衣食不缺,应当知福、惜福、再造福,尽管力量有限,抱著抛砖引玉之心,愿能启发别人善心,共襄盛举。他先将过去存款,妥善分配给大陆亲友;安顿好後,便只馀退休俸,除了自己必要的生活用度,都捐给慈善机构,转济贫苦人士。 尹老先生坦承,起初要捐上1万、2万也是舍不得,就300、200,随意捐一捐;後来越捐越觉得有意义,1年後,捐赠单位增加至9个,每月累捐至15,000元,至今已持续达20年,捐款已超过300万元。 尹老先生表示,人生无常,要把握当下;趁身体健在,要发挥生命使用权,善用身体良能,自己吃饱穿暖了,对於不幸的人,便应伸出援手。但为保证捐款都能嘉惠受助者,便委请合法慈善机构代劳,如台中荣总惠康慈善基金会等。 尹老先生每天早晨5点多起身,散步、漱洗,做趟军中健身体操;早餐後,就逛逛街、买买菜,然後回家听广播、看电视,或是看看书报;晚上9点半就寝,生活简单、正常而悠然。 尹老先生表示,小时没读过书,家境困苦,到老虽存了点钱,日常饮食营养够就好,衣服鞋子能穿即可,如浪费金钱会有罪恶感。 尹老先生自民国30年入伍当兵至退伍,他表示,辅导会对他的好,胜过再生父母;人要知足,应得的已得了,得了以後用不完就捐出去!他说,“只要人健在,就会一直捐下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