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顺圭背村
释义

关于“圭背”村名,说老话长。村落地处大顺坑畔,距大顺街一公里,村旁有双屿隔坑对峙,屿上绿树成荫,苍松叠翠。古时,小溪鹤口以上称鹤溪,鹤为千年之仙鸟,有祥瑞之兆。双屿形似龟,故以龟名之,近村的为雌,隔水为雄,故村名为“龟背”。汇名“龟背汇”,潭名“龟背潭”,圩名“龟背圩”。后人取谐音改村名为“圭背”。

此地形状奇特,形象逼真,许多堪舆家慕名而来皆云:地灵人杰,必荫贵人。但因人为破坏,风水流失,后人叹:双龟守水口,贵人出源头。

大顺坑水直冲雌龟,形成巨大旋涡,是为“龟背汇”,其潭深不见底。凡遇大水,汇水静,遇大旱,潭水深,为放排理想地点。贩木客商云集于此,村名做工忙。一年四季,户户为旅社,家家客满桌。

与龟圩相对有一座二进五直两轩四合院,大门匾额“延陵旧家”,是清咸丰二年(1852)禀贡生季汝贤故居,季汝贤曾为民国后第一任景宁县长,其祖上为某商从岭里村移居此地。季卸任后赋闲颐养,洁身自爱。其子季亮,字温敏,清末肄业浙江武备学堂,后参加辛亥革命,曾为浙江保安一团团长,首届省议员。

沈水生,清末秀才,原居于密林深处新四斜坑村,后弃儒从商,家道日裕,筑室于龟背汇畔,青石大门门联乃秀雅飘逸魏书:“竹解虚心是我师,石能得性真吾灵。”一派儒者遗风。民国初沈水生在邑中因诉讼言辞犀利而名噪一时。

“双龟守水口,必定出贵人。”也不过云烟雾雨,一瞬而已,百古永恒的龟背汇,曾经为乡里村人创造了商机。如今的大顺圭背村,随整个滩坑淹没区,它将彻底沉入深渊,成为永久的历史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