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益王琴 |
释义 | 益王朱祐槟(1479年—1539年),明宪宗第六子、母庄懿德妃张氏。生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正月初四日,二十三年(1487年)七月封益端王。弘治八年(1495年)到封地建昌府(今江西省抚州市),居住在原来的荆宪王朱瞻堈的府邸,生性俭约,衣服洗了又穿,每日都吃素食。爱好读书史,爱民重士,无所侵扰。王妃彭氏,生四子二女。朱祐槟好书史,工楷篆,传世作品有《名山藏》,明代益藩由此始。 益王琴 玉韵此琴长 124.2 cm,肩宽 19 cm,尾宽 13.2 cm,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黑漆,小蛇腹断及冰纹。背面龙池上方刻草书“玉韵”,两侧刻“圆润静芳铿玉韵”、“翕纯□绛契韶音”。纳音内刻有“大明万历七年(1579)岁次己卯孟冬之吉”等文。由年代可考,此琴制造者为益昭王朱载增。 朱载增为明太祖八世孙,益端王佑槟孙,益恭王朱厚炫长子。 正德[1506-1521]中,朱厚炫受封崇仁郡王。武宗崩,世宗以兴王入继大统,兴王缺,有臣奏请厚炫袭兴王,以奉祀兴王,世宗未准。嘉靖三十五年[1556],益庄王厚烨薨,无子。厚炫以庄王亲弟,得嗣益王。在位二十一年,寿八十二岁,万历五年[1577]薨。谥号恭王。葬于江西省南城县境内。朱载增袭其益王位,封昭王。 益王琴 龙吟此琴长 127 宽(额 17.6,肩 19.6,尾 12.3),厚 5.4 公分,面底皆朱漆,俱发蛇腹、流水及牛毛断纹,朱漆下为栗壳色底漆。琴材配件以杉木面板,象牙徽及轸、足,岳山、承露、冠角、龙龈等皆紫檀木所制,琴额镶龙纹白玉一块。琴腹款识有龙池内左方刻楷书“潢南道人监制”六字。琴背铭文有轸池下刻行书琴名“龙吟”二字。 益宣王朱翊鈏,明太祖九世孙,宪宗四世孙,益恭王厚炫孙,益昭王载增长子。嘉靖二十五年[1546],其父载增卒,翊鈏时年十一岁,后其祖父袭封益亲王,翊鈏受封世孙。至万历八年[1580],得嗣益王。在位二十四年,寿六十有八,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薨。谥号宣王。葬于江西省南城县境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