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上海计划 |
释义 | 大上海计划又称新上海计划,是南京国民政府为建造新上海市,打破上海公共租界与上海法租界垄断城市中心的局面而制定的计划,于1929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次会议通过。该计划以江湾为市中心区,建筑道路、市政府大楼和其他公共设施。其间因日本侵略而被迫停工数次,1937年淞沪会战后,该计划被迫停止实施。不过日军对此计划“情有独钟”,制定了新的上海大都市计划添加亲日规划。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已无财力重新启动“大上海计划”,于是仅对部分道路和建筑进行修缮。这一象征性的计划产物一直延续至1952年终被兼并成江湾区。 历史背景孙中山在民国11年(1922年)所著《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一书提出:上海“苟长此不变,则无以适合于将来为世界商港之需用与要求。”进而提出“设世界港于上海”。民国16年7月成立的上海特别市政府,遵循孙中山的方针,谋求自己管辖区的发展,多次提出城市建设计划草案。根据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1929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次会议通过了《大上海计划》,将北邻新商港、南接租界、东近黄浦江,地势平坦的江湾一带(约7000亩合460公顷土地)划为市中心区域。该计划各项工程于1930年上半年开始建造,在一片农田间修筑了一系列道路,并以新市政府大厦为中心,完成了运动场、图书馆、博物馆、市医院、卫生试验所、国立音专、广播电台、中国航空协会等建筑。在数年间陆续建起了一座不可思议的上海新城,而 与租界中的另一个市中心遥遥相对。 计划概况大上海计划又称新上海计划,近代上海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地位日益重要。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迫切要求站稳上海、控制上海,但是上海黄金地带已分别被上海法租界和上海公共租界占据,原南市区老城厢所处的沪南地区人口稠密无法再行建设,便决定在东北临黄浦江、吴淞口,西南与市区相临近的江湾地区征地兴建新上海。 主要内容新上海划分把市中心区域(即新上海)划为政治、商业、住宅三部分,以五角场为中心形成蜘蛛网样的干支道路系统,用三条马路:黄兴路、其美路(今四平路)和翔殷西路(今邯郸路)分别接通杨浦、虹口和闸北,用两条 马路:翔殷路、淞沪路通向“大上海”腹地,构成既相分割又互为联系的街区; 基础设施建设在虬江入黄埔江口建造可停泊百万吨级以上巨轮的深水码头,改建原沪宁、沪杭铁路; 重新区划建设市中心区域划定后,再把全市分为行政区、工业区、商港区、商业区、住宅区五大区域,以新上海为行政区,市中心和老城厢为商业区,吴淞江及黄浦江岸为商港区,大场、真如一带为工业区,曹家渡、法华、龙华、漕河泾一带为住宅区; 全市道路系统改建计划修筑干道二十条,形成全市干支相连的道路系统。按照计划,当时总共将构筑11条“中”字打头的马路,10条“华”字马路,5 条“民”字马路,10条“国”字马路,9条“上”字马路,13条“海”字马路,15条“市”字马路,12条“政”字马路和8条“府”字马路,组合起来正是 “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9个字,按孙中山先生思想中的“三民五权”、“世界大同”进行分区。分区道路分别命名为三民路(解放后更名为三门路)、五权路(解放后更名五星路,因与吴兴路谐音又更名为民星路)、世界路、大同路(未辟筑)。 道路命名规则为: 一、东北分区(世界路以东、五权路以北)纵向道路以“中”字头命名,横向道路以“上”字头命名; 二、东南分区(大同路以东、五权路以南)纵向道路以“华”字头命名,横向道路以“海”字头命名; 三、西北分区(世界路以西、三民路以北)纵向道路以“民”字头命名,横向道路以“市”字头命名; 四、西南分区(大同路以西、三民路以南)纵向道路以“国”字头命名,横向道路以“政”字头命名; 五、中央分区(市府大厦周边)全部以“府”字头加方位命名。 例如: “中”字头:中原路“华”字头:华山路(今已圈入第二军医大学)、华阁路(同前) “民”字头:民庆路、民彝路 “国”字头:国定路、国和路 “上”字头:上达路(今已废) “海”字头:海通路(今已圈入第二军医大学)、海嘉路(同前) “市”字头:市光路 “政”字头:政肃路、政同路(今政立路) “府”字头:府南右路(今黑山路)、府东外路(今长海路) 除首字按照区位命名外,第二个字都是寓意吉祥的字眼,且有连缀现象。比如三民路以南的“国光路”过三民路即命名为“市光路”,三民路以南的“国和路”过三民路即命名为“市和路”等等,今天这些道路因管理需要已全部以其中的一段名称覆盖全路段。 这一规划仿效了芝加哥、华盛顿等欧美城市,其特点是从市中心放射出若干直线型道路。 1929年,该计划正式实施。但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工程被迫中止,以后工程时进时停。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全部停工。除道路系统外,实际完成的主要工程有:上海市政府大楼(今上海体育学院大礼堂)、上海博物馆(今长海医院影像楼)、上海图书馆(今同济中学图书馆)、上海市体育场(今江湾体育场)、上海市立医院(今长海医院)、国立音专(今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市广播电台及材料研究所、中国航空协会飞机楼。 区域计划中心区域选址上海特别市政府根据上海在全国乃至世界地位,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决定编制实施大上海计划。为此要划出市区范围,并首先划定市中心区。但事实上的市中心是33平 方公里的租界,随着航运量日增,租界附近码头渐不敷用,且租界系外人管辖,因此市政府准备在近江海的蕰藻浜以南、黄浦江西岸辟建新港;另外因租界与闸北之 间的沪宁铁路线,阻碍市内道路交通,也准备将这段铁路线向西北迁移。这样,江湾一带靠近港区、铁路,交通便利,易于形成市中心。民国18年7月5日,上海特别市市政联席会议第123次会议议决,划定闸殷路以南,翔殷路以北,淞沪路以东,预定路线以西的江湾一带约7000亩(460公顷)土地为上海市市中心区域。7月16日,市政府布告市民停止该区内地产买卖过户。在审议市中心区域计划时,认为必须同时着手编制全市分区及交通计划。 道路设施系统市中心区域是在旷地中计划建设的,必须先从开辟道路着手。为此,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首先编制了《市中心区域计划草图》及《计划概要》。随后邀请美国市 政工程专家费立伯、龚诗基来沪咨询,然后斟酌修改,将图定名为《上海市市中心区域道路系统图》,并编制了《上海市市中心区域道路系统说明书》。设计区域内 道路由干道系统和次要道路系统组成,干道系统呈环形放射式,次要道路系棋盘式与蛛网式并用(详见第六篇第一章第一节)。为调节空气、点缀市容、方便市民游憩,结合道路系统布置了旷地(指运动场等)及园林。 民国19年5月22日,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将道路系统图说明书呈报市长,5月28日上海特别市政府会议通过,7月7日公布。随后测定市中心区域路线,订立界石,修筑道路,先后建成了其美路(今四平路)、黄兴路、三民路(今三门路)、五权路(今民星路)、淞沪路、翔殷路等。 详细分区规划上海特别市市政联席会议于民国19年6月11日通过《上海市全市分区及交通计划图说明书》,确定市中心区域的性质为商业区,亦为行政机关所在地。为在中心区域有条不紊地建设,合理安排建设项目,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在6月18日向市长呈报了《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详细分区计划说明书》,将市中心区域及其相邻部分详细划分为政治区、商业区和甲、乙两种住宅区。政治区(又称行政区)位于市中心区域的中央、繁荣商业区域的核心部分,即南北、东西两主干道交叉点的周围一带,适用于行政机关及公共建筑的设置。除市政府及各局外,国民党市党部、中山纪念堂、市参议会、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国货陈列馆等均将在此建造。 商业区设在市中心区域的北部,靠近商港区、铁路总车站,也包括干道两旁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内允许建筑高层房屋,以便设置商店,沿街的商业设施可作为住宅区的隔音设施,以减轻街市噪音的影响。 政治区计划与建设民国19年7月23日,上海特别市政府通知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详细计划图说明书》经议决通过。认为“经纬万端,需款浩大,决非一蹴可几,则分期进行,势在必行”。为此制订了第一期工作计划大纲(民国19年至23年)。该计划大纲围绕道路交通(包括港口、铁路)、土地开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三项工作进行。 为了开发市中心区域,民国18年,市政府估算第一期工程所需经费约5000万元。资金筹措,参考欧美各国例行办法,发行建设公债,统一收购土地,待土地升值后,再抛出实施土地“招领”,所得款额抵偿公债,并进行第二期开发。 上海特别市政府鉴于各局处分散处于沪南、沪西一带办公,文书传递费时,市民办事来往不便的情况,确定建筑新的市政府办公楼时,集各局于一地,以提高行政 效率。据此,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对行政区市政府房屋的设计拟定了三项标准:立体式样应采用中国式;平面布置上各局办公楼分立;建筑步骤分二部营造。民国18年10月1日,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公开悬赏征求市政府新屋设计图案,第一名奖金高达3000元。次年2月得奖图案揭晓,赵琛等得第一名。但当局对各种图样并不满意,于是由建筑师董大酉取前三名设计图案之长,集大成而作设计,采用了“涂彩中国古典梁柱式”大楼的建筑式样。 行政区计划成十字形广场群,位于市中心区域的南北、东西二大道之交汇处,占地约500余亩(33.3公顷)。市政府房屋居中,八局房屋分列左右,中山大礼堂、图书馆、博物院等其他公共建筑,散布在十字形广场群内。广场群有河、池、桥、拱等点缀其间,希冀成为上海全市的模范区域。市政府大厦南面布置广场,占地约120余亩(8公顷), 可容数万人,供阅兵及市民大会之用。南北轴线世界路与东西轴线三民路、五权路之交叉处,建高塔一座,登塔环顾,全市在目,作为市中心的标志。广场前有一长 方池,池南端建立五牌楼,作为行政区的南门。市政府东西两侧广场内,计划较小的长方池,池的两端,建立门楼,为政治区的东西两门。市府大厦的北面建中山纪 念堂,在堂前广场立孙中山铜像,用青铜及芝麻石制成,像高3.33米(10尺),底盘为圆形,直径23.3米(70尺),分三级九步,每级设置铜鼎,并加雕刻。 民国20年6月,市政府新厦正式开工,次年1月市政府房屋已竣工十分之七、八,因“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工程被迫停顿。同年6月决定续建市政府房屋,至民国22年10月初竣工,10月10日举行落成典礼。同时落成的还有社会、土地、卫生、教育、工务等五局的临时房屋。市立图书馆、市立博物馆、市体育场、道路等相继建成。市体育场占地20公顷,包括运动场(足球场)、体育馆(室内篮球场)、游泳池(今江湾体育馆)及临时棒球场、网球场等,其中运动场可坐4万人(同时可立2万人),看台下设运动员宿舍2500个床位,并有商场、办公室等。建设项目均由董大酉主持设计,大半采用民族风格,运用了钢筋混凝土作为梁柱等结构材料,堪称为民族形式的振兴。 附:落成碑原文上海之有租界,始于道光二十三年。其地在浦江以西,吴淞江(苏州河)以南,今称租界中区者是。其后数有增拓,光绪二十五年,循英使之请,又于租界之东北 境及西境划地以给之,且将吴淞江北之美租界合并为一,改称公共租界,于是租界之辖境殆六、七倍其初。法租界亦以民国三年订约推广,自是县城为两租界包围, 由邑之北境以达南境者,转需假道焉。先是光绪二十五年添辟租界,英人曾以此后不再要索为辞,当局亦虑租界之漫无止境也,于闸北自行辟警以制之。主租界者, 其北境既慑于闸北不得逞,则益向西展拓,擅自筑路设警,且更拟以闸北、南市并入租界,迁县治于闵行。如是则上海全局尽入国际掌握,其后益将发抒,此所谓“ 大上海计划”者是也。此议既出,国人震惕,亦谋自行规划以抗之。 我国在上海自办市政,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之总工程局,主之者为地方人士,所辖仅南市一隅也。填河筑路,兴学设警,基础略具。闸北则别设工程总局主之,董 以道员。民元以后,南市改为市政厅,面闸北一仍其旧。民国三年撤销自治,始于南北市分设两工巡局,为军事长官之隶属,费绌局力分散,收效不巨。其继有淞沪 商埠督办之设置,名义崇,事权一,而政权变,未遑修举。其有系统之组织,根本之规划,足与两租界相抗者,实是民国十六年设置市政府始。首任市长,为今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黄公郛,继之者张公定璠,及今湖北省主席张公群。今市长吴公铁城,受任于民国二十一年一月。时值东北沦陷之后,民气勃发,未见尚有日 本人突犯淞沪之役,我军苦守三旬,不支退舍。敌焰所及,邑无完聚,积年经营,几隳于一旦。战后税收短绌,抚恤流亡,规划复兴,费无不资,日本阴绘图觊觎, 至有辟上海市为自由港之议。公之任事,其艰且巨,实较以前数公为甚。市中心区者,以江湾为基点,南北有淞沪铁路交通之利;其东与浦江、吴淞衔接,扼水陆之 形胜,商货便于出纳。且平畴宽广,足以移填多数之工厂与商肆,视租界之局于一隅,霄壤不啻焉。自中山路既成,自邑北以达邑南,无须假道,绕租界作一大环 形,中山路之东,以达翔殷路,可直出浦江之滨,浦江轮渡鳞次栉比,浦西往浦东者,如户闼然,扼全市之形势,甚于租界不啻高屋建瓴,诚得其道而善治之,则喧 宾夺主之势,渐以挽回,上海市之繁荣,可由外人而移于国人之掌握,始创此议者,前市长张公定璠,而吴公实发扬而光大之。市中心区规划既定,则官厅首宜移 置,所以定名志,示倡率也,于是就已选址设计,分建市政府及所属各廨舍,以十九年七月鸠工,落成于二十二年十月,而市政府及各局,乃于二十三年元月相率迁 入新署。自来官宇之新建或重修,例以文字纪之,所以志主事者之辛勤,备邑乘之稽考而已。此举也,实所以挽回沪市九十年来太阿倒持之局,使之大上海计划,操 之自我,非寻常之廨舍废置所得而比拟,宜将上海邑乘所宜大书特书,倘亦他日修国史者所重视也欤? 故首述租界之沿革,以明觊觎者之非伊朝夕,而自课振作之不容缓。继而设市之由来,以见规划经营,初非一手一足之力,俾后之官斯土者,兢兢业业,毋坠前衍。至于工事之始未,市政当局必有记,不具述。 上海市商会、上海市地方协会敬赠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五月 全市分区概要民国19年(1930年)6月11日,上海特别市市政联席会议,通过了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编制的《上海市分区及交通计划图》(图1-11)。计划范围:黄浦江以西、北新泾虹桥以东、漕河泾以北为界,按土地使用功能划分为商业区、工业区、商港区和住宅区。 商业区市中心区域及租界、南市一带商业汇萃之区均划为商业区。租界内杨树浦一带,是虽工厂林立,但其位于市中心区域与英法租界之间,若保留工业区,则对于两商业地区的联络,将有妨碍,故也划为商业区。预测将来商港北移,工厂的运输不便,并且由于新(市中心区域)旧(租界地区)商业区发展,地价腾涨,工厂设在那里,不如迁徙,故杨树浦一带将来成为商业区是可能的。 工业区普陀区以西一带,吴淞江(今苏州河)两岸已设工厂多处,划为工业区。唯该处介于两住宅区之间,而常年风向频率最高之一的东北风将使烟尘吹向南面的住宅区。故工厂设厂应予限制,应以用电力较小的工厂为主。沪南高昌庙附近,黄浦江以北,铁路以南,已有兵工厂、造船所等大规模工厂,故仍划为工业区。蕰藻浜新商港以西沿铁路一带,将来运输便利,地价低廉,且位于市中心之西北,不会受煤烟之侵入,故计划为工业区。还确定真如一大场附近为未来的新工业区。以后建造未来的吴淞港和火车货运总站之间的铁路线将横贯这两个工业区。 商港区上海原来的商港区系在租界及南市沿浦一带,但是该地区的码头及设备已不能适应近年来船型增大的趋势。确定在吴淞镇以南、殷行镇以北沿江一带江水较深地区开辟新商港,并利用蕰藻浜作为内河船只与江海船舶联运的枢纽。计划将对江的浦东岸线作为商港区的扩充地带。 住宅区民国18 年上海最高居住区人口密度为每公顷650人,超过每公顷250人左右的近代城市设计原则。为此,除已划为商业、工业、商港区以外的其他地区均划为住宅区,如江湾、大场之间,租界与沪南区的西部,以及真如、梵皇渡、法华镇、龙华镇、漕河泾等各点的周围地区。为了适应不同产业需要,提出凡没有什么烟尘噪音的小规模工厂,计划可以存在于商业区及普通的住宅区内;供给日用物品之商店,允许设在住宅区内;在商业区内也可允许建设高层联立式住宅。还规定在最繁荣的商业区及干道两旁不准建设住宅,既能充分利用地价级差,又能避免沿干道设置住宅,影响居民安宁和妨碍交通的弊端。 交通计划基本概要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在民国18年12月,编制了《上海市新港区计划草图说明书》。绘制了《上海市新商港区计划草图》,在民国19年6月18日编制了《上海交通计划图说明书(铁道计划之部)》。这两个经市政联席会议通过的计划及《全市分区及交通计划》分别从水运、铁路运输和干道系统三方面作出计划。 水道航运市内主要有3 条:黄浦江、苏州河和蕰藻浜。计划黄浦江仍为市内主要航运水道。苏州河为内河运输航道,但由于日渐淤浅,必须加以疏浚,以利两旁工业区之发展。新市中心区域建成后,蕰藻浜入浦之处适宜建设商港区,为内河与江海联运的要枢,宜加以疏竣,使成为宽畅之航道。还计划开凿运河,使蕰藻浜与苏州河联结起来,以利转达。另外沿黄浦江之西岸,开挖人工河坞,建筑码头仓库,以供外洋轮船客货装卸和水陆联运之需。为适应内河航运的需要,规划将蕰藻浜及南泗塘两河疏浚至最低水位下4米,拓宽至100~150米。各人工河坞两旁留有155米,供建设仓库及敷设铁路、道路之用。计划每个人工河坞建设16.7万平方米的仓库,总面积可达112.5万平方米。沿黄浦江计划建3座各150米长的深水码头。在码头仓库区四周,辟建30米宽的运河,均可通黄浦江,以利码头仓库运货船装卸之用。 铁路运输原有铁路干线,一为京沪线(今沪宁线),以北站为终点站,一为沪杭甬线,以南站为终点站。两干线之间,自南站经新龙华、徐家汇、梵皇渡而至北站,设有联络线。此外尚有淞沪支线,由北站起,经江湾、吴淞而达炮台湾。为适应市中心区建筑计划,原京沪、沪杭甬铁路在上海的线路必须改道。计划客运总站设在市中心区域西境外、江湾镇东北的中山北路旁。货运总站设在真如。两站之间增辟新的线路以相联系。另外从真如至大场向北筑两条支线,一支线通往商港区各码头,一支线经蕰藻浜工业区,直达吴淞炮台湾。计划中还将火车站与旧市区相衔接,并将南火车站往东延伸,筑黄浦江桥,向北直达高桥沙,使沪杭线的货物直达虬江码头对岸的浦东,以便衔接水运。京沪与沪杭甬两路的联络线进行局部改造。故自梵皇渡起,联络线改向真如方向行走,此为真西支线的缘起。为了开发浦东,计划距浦江稍远地区,设置浦东铁路线,过黄浦江的位置一在沪南(今龙华机场北端),一在浦东马路桥(又称江海关炸药栲酊栈)附近,沪南过江处计划筑桥渡浦江。炸药栲酊栈附近过江采用建桥还是隧道,并未定论。民国18年计划的铁路距浦江较远,主要使有相当深的腹地,以利沿浦一带之发展。将京沪路的真如至北站一段铁路改为高架或路堑,并将北站改为分站。计划拆除淞沪支线,以公共汽车或电车代替。 干道系统民国14 年五卅惨案以后,上海人民强烈要求收回租界。迫使上海市政府不得不在《大上海计划图》中把租界也列入规划范围,规划辟建中山路等,并希图以新区包围租界,以抑制租界的扩张。全市规划有干道和一般道路,规划20条干道,长约500公里。将市北、市西、市南的主要集镇与租界、规划的新市中心区相互联系。其中主要南北干道为以市中心区域为中心,从宝山镇起筑一大道,渡蕰藻浜,经江湾镇接北四川路再经租界区穿越上海旧县城、南车站,过江接上南公路直达闸港镇。主要东西干道为自江湾镇向东由翔殷路到达浦滨,向西则经大场与沪太路相接,除全市干道系统计划外,还对沪南、闸北、沪西、浦东等局部区域的道路系统分别制订了具体规划。 按以上计划先后建成了中山路、黄兴路、浦东路(今浦东南路、浦东大道)、虬江码头第一期工程,以及政治区的市府房屋等公共建筑。 历史变迁过往岁月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日 军大规模进攻上海,市政府机关在事变当天,从五角场市中心区迁去徐家汇枫林桥原市府办公。日军侵占市中心后,迅速造起一个军用飞机场(即江湾机场,今新江湾城);又赶 修了沿飞机场直达炮台湾的铁路,利用新建的虬江码头做储运物资码头,掠夺我国资源,海运回国。新市中心的一些建筑物,部分毁于战火。日军对市府新厦、机关 公寓、体育场、图书馆、博物馆以及一些金融单位,工商业主营造的洋房等建筑设施,则加以保护。其目的是要予以利用。上海沦陷后,日本帝国主义策划成立的维 新政府,伪第一任汉奸市长傅筱庵,就在新造市府大厦悬挂五色“国旗”,在此办公。 上海沦陷后,日军在上海曾参照国民政府制订的“计划”蓝图,规划了《建设上海大都市计划》。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将上海市政府设在旧市区的繁华地段。对当年的《大上海计划》弃之不顾,五角场地区再次沦为芦苇丛生,野兔出没之地。 当今现状上海解放后,五角场地区的建设不断发展:“计划”留存的市府办公大楼,今为上海体育学院,是解放后最早成立的高等体育学院,培养了不少体育骨干,为体育 教学、训练的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原上海博物馆、市立医院、卫生试验所、中心公园、航空协会,均在第二军医大学内。这所军医大学,为发展军事医学, 科学研究,创造了卓越的成绩。原上海图书馆,今为同济中学,是历史悠久的中学,培养的人才,足迹遍布国内外。在区内昔日曾举办过中华民国第六、七届全国运动会的上海市运动场(即今江湾体育场),经过几番整修,焕然一新,设备更为齐全,并增辟游乐场,是全功能的体育中心,1983年全国第五届运动会在此举行。当年“计划”中的主要建筑物,经过半个多世纪考验,仍巍然挺立,给后人缅怀瞻仰,徘徊沉思。 日趋繁荣昌盛的五角场,现在有四通八达的道路,鳞次栉比的商店和住宅。人口从解放前的3万多,增加到1990年的12万,五角场地区日人流量达到30 万。当年《大上海计划》规定了但并无建树的中原路至新市府之间的住宅区,已经建成:开鲁、国和、市光、市京、工农、殷行等新村,连成一起的这个中原居住 区。全部建成将达339.4万平方米,可住进20万人。 参考数据大上海计划建设资金采取发行市政公债的方式筹集。共集资650万元;又征用土地829亩,以每亩200~600元的低价收进,以2000~25000元的高价出售,共收益1795560元,由朱森记营造厂承造,于民国19年7月正式动工,以后由于经费短绌,于民国23年再次发行公债,民国24年又征用一批土地。直至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才被迫停止。 “计划”的实施前后共7年,民国21年的淞沪战争时,曾受到破坏,以后继续施工。先后完成了部分项目有: (1)市政府大楼:共4层,建筑面积近9000平方米。楼前有可容10万人集会的广场。北面建中山纪念堂,前竖孙中山铜像,为美术家江小鹣雕塑。民国22年10月举行落成典礼,市长吴铁城对10万余中外来宾和民众发表演讲,并有飞机9架飞临上空祝贺。 (2)社会、工务、公用等各局办公楼,6500平方米。 (3)市体育场:占地300亩。由田径运动场、游泳池、体育馆3大建筑组成。体育场可容纳观众60000人,游泳池和体育馆可容纳观众各5000千人。民国24年10月交付使用,当月举行了第六届全运会。 (4)博物馆:为高24米的两层建筑,建筑面积6860平方米。民国25年2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当时首次展出的中国建筑展览会,参加人数超4万,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次空前盛会。 (5)图书馆:为高25米的两层建筑,建筑面积6940平方米。民国25年6月建成并对外开放。拥有藏书50万册,其中珍本4000余册,由蔡元培、王云五、张元济、李公朴等8人组成董事会。 此外,还完成了包括黄兴路等在内的72条道路、虬江码头、市立医院、音乐专科学校和有5378平方米建筑面积的36幢花园洋房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