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 |
释义 | 概况山东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境内,是2005年国土资源部新批准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公园主要涉及平邑、蒙阴、费县、沂南、沂水、莒南六县,共18个乡镇,数百个景点,主要园区和景点沿蒙山山脉和沂沭断裂带展布。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以蒙山为主体,是华北乃至全国太古代花岗岩系出露最好的地区之一,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钻石之乡。同时还包括了沿沂沭断裂分布的沂水溶洞群、莒南恐龙足迹化石、汤头温泉等地质遗迹等,是一个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综合性的地质公园。 交通近年来,沂蒙山区的交通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临沂市区有国家二级机场,航班通往北京、上海、广州、济南、青岛、大连、沈阳、武汉等城市。兖石铁路沿蒙山南麓通过,现有直达北京、天津、济南、泰安、曲阜、郑州等地的列车。京沪高速经过蒙山北麓、东麓,日(照)东(明)高速公路穿越蒙山南麓,高速公路已与全省各市联网。区内还有327、205、206国道、文(疃)泗(水)公路、沂蒙公路通过,交通便捷通畅。 园区组成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包括龟蒙、云蒙、天蒙、彩蒙、孟良崮、金伯利、沂蒙石林、沂水溶洞、莒南天佛共九个园区,总面积450km2。 地质遗迹概况地质公园园区内的地质遗迹极为丰富、类型多样。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以蒙山为主体,同时包括了沂水溶洞、莒南恐龙足迹化石、汤头温泉等地质遗迹,是一个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综合性的地质公园。园区内既有代表性的地质构造剖面,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又有恐龙足迹化石、地质灾害遗迹,同时这里还是金刚石的典型产地。 蒙山素有“亚岱”之称,其地质构造发展史可追溯到28亿年前后,位于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古陆核之一——鲁西古陆核之中,广泛分布着距今27.5~23亿间三期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的岩石:片麻状英云闪长岩、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共同构成了蒙山的主体。蒙山并由此成为蒙山岩套的命名地,是华北地区乃至全国太古代TTG质花岗岩系出露最好的地区之一。这里有中国发现最早的原生金刚石矿,其颗粒之大、品位之高,均居全国首位,蒙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钻石之乡。 沂水溶洞发育在沂河西畔新元古代土门群佟家庄组藻灰岩和古生代长清群朱砂洞组灰岩中,洞体规模之大、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种类之全、数量之多、地下暗河流量之大,为我国北方地区所罕见;莒南北部地区,地处郯庐断裂带和苏鲁造山带的结合部,后左山恐龙遗迹化石是省内唯一、世界罕见的恐龙足迹地质遗迹,对研究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古生物演化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公园园区内已开发的79处地质遗迹景点中,有13处在类型、内容、规模等方面具有国内乃至国际对比意义,有10处为世界之最或世界罕见的景点,有17处在地学和生态学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有23处具有极高的美学和观赏价值。 山东沂蒙山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其科学价值不仅体现在地学方面,而且涉及地质、环境、生物、矿产能源等多方面。目前设立的地质公园范围,基本涵盖了大部分有价值的地质遗迹景观。 由于区内地质遗迹具有极高的美学及科学价值,各类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较好,所以,地学旅游资源易于开发利用,对科学研究、生产资料教育、提高旅游质量、增加旅游的自然科学情趣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山东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有利于保护沂蒙大地地质遗迹资源,为地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科学研究及科普教育提供永久性基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存和稳定,并可带动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