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移动盆地 |
释义 | 移动盆地移动盆地是指由于采矿的影响,在采空区的地表形成的凹地。当采空区呈矩形且煤层为水平埋藏时,则移动盆地大致呈椭圆形并位于采空区的正上方。当采空区仍呈矩形但煤层为倾斜埋藏时,则移动盆地呈不对称的椭圆形并向采空区下山方向偏移。 目录 移动盆地的形成 移动盆地边界 移动盆地主断面 移动盆地的形状来由 移动盆地的形成 采空区上方,由于岩层被破坏的成碎块并向采空区冒落,冒落后,冒落带上方的岩层产生裂缝、离层及断裂但仍保持原有层位的那部分岩层带,称为裂隙带,而裂隙带上方岩石虽仍保持整体性和层状结构但已产生弯曲,地表看来即已产生凹面,而此凹面随着采煤区的行进而移动,所以称为移动盆地。其高度决定于被采出煤层的厚度、倾角、岩层力学性质和采煤方法等。 移动盆地边界 移动盆地边界,指地表受开采影响的边界。它是根据实际观测来确定的,目前一般以下沉10mm的点作为圈定移动盆地边界的依据。 移动盆地的主断面 移动盆地的主断面指通过下沉盆地最大下沉点所作的沿煤层倾向或走向的竖直剖面()。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上移动盆地的尺寸最大,移动与变形的数值也最大,所以在研究地表移动问题时,总是首先研究主断面上的移动特性。 移动盆地的形状来由 随着井下采空区面积的扩大,移动盆地的面积也扩大,其最大下沉值也随着增大,此时最大下沉点只有一个,移动盆地为尖底的“碗形”盆地。当采空区面积扩大到一定数值后,移动盆地的最大下沉值就达到了此条件下的最大值,再继续扩大采空区的面积,虽然移动盆地的面积将继续扩大,但最大下沉值不再增加,此时最大下沉点不是一个点,而是多个点,因此移动盆地成为平底的“盘形”盆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