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伊冯娜·戴高乐
释义

伊冯娜·戴高乐(Yvonne de Gaulle,1900年5月22日-1979年11月8日)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妻子。他们是在1921年4月7日结婚。她被尊称为“伊冯娜大婶”。

早年生活

1900年5月22日,伊冯娜出生在法国加莱附近库罗涅一个殷富的船主家庭。父亲雅克·菲利普和母亲玛格丽特·旺杜从小就对伊冯娜进行严格的礼仪教育。

伊冯娜一到学龄,便由一位老小姐充当家庭教师,对她严加管束。伊冯娜的作业卷面整洁,围裙一尘不染。上课时,她的坐姿端正。

后来,伊冯娜在教会办的女子寄宿学校接受中等教育。在那里,她第一次显露出坚强的性格。学校规定,学生必须穿着睡衣洗澡。因为按照教会的观点,人的身体是丑恶的。大部分学生部不遵从这项荒唐可笑的规定。她们洗完澡,把睡衣泡在水里浸湿,这样就不会受到训斥。只有伊冯娜的睡衣是干的。学监叫道:“怎么,你没洗澡?”“不,我洗澡的时候没穿睡衣。”伊冯娜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胆地回答。

与将军结婚

1920年10月,经由朋友的介绍,伊冯娜结识了一位年轻英俊的上尉,他就是刚从波兰回国的夏尔·戴高乐。一周以后,俩人好像非常偶然地在巴黎的秋季美术沙龙里碰面了。又过了几天,戴高乐邀请伊冯娜参加在凡尔赛一家饭店里举行的圣西尔军校舞会。他同时邀请了伊冯娜的哥哥来陪伴她。戴高乐和伊冯娜都非常认真,一对恋人面临着最为严肃的抉择:他俩能够共同生活在一起吗?

过了两天,伊冯娜的父母惊异地听到女儿宣布:“我要么嫁给他,要么一辈子不结婚。”

1921年4月7日,两个青年人幸福地结合在一起。对于伊冯娜来说,她得从头学起,一切都很艰苦。戴高乐上尉除去军饷,没有其他收入。三个孩子(菲利普、伊丽莎白和安娜)出世后,生活拮据起来。更为不幸的是,安娜是个先天性白痴。夫妇俩对病儿体贴倍至,毫不吝惜地花钱为她治疗。他们在科隆贝双教堂地区买下一幢别墅,让安娜能够呼吸到郊外的清新空气。这是伊冯娜头一次感到有了自己的家。

1940。在全线溃败的法军中,只有他的坦克部队取得了胜利。参议院仪长雷诺刚刚任命戴高乐为陆军部副部长。次日凌晨,年轻的将军在他办公室的地图上发现,标有纳粹标志的小旗子正在无情地向巴黎挺进。6月17日,戴高乐抵达英国。18日,他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发出历史性的抗战号召。此时,伊冯娜和孩子们正在布列塔尼,混杂在长长的逃难人流当中,向法国北部的港口城市布列斯特走去。等他们赶到海港,一条超载的拖网渔轮刚要起锚开航。船上的人互相挤挤,给他们腾出地方。这是最后一条离开法国的船只……戴高乐一家定居在伦敦附近的一座小房子里。当时,将军领导着自由法国运动抵抗德国人,伊冯娜经常等他到很晚。纳粹飞机每晚都要对伦敦市内各区进行狂轰滥炸,然而伊冯娜弹着钢琴,逗逗小安娜,丝毫不感到害怕。

成为第一夫人

1944年8月26日,戴高乐在上百万巴黎人的簇拥下,凯旋般地踏上香榭利舍大街。作为临时政府首脑的妻子,伊冯娜搬进一座靠近巴加代尔公园的宽敞住宅。她拒绝享有一般法国人得不到的特权,在他的餐桌上只能见到食品配给证上供应的东西。深秋时节,他们一家在别墅里冻得瑟瑟发抖。因为全法国都缺乏煤炭。

1946年1月,戴高乐退出政治舞台,伊冯娜感到如释重负。但是,两年后年仅二十岁的女儿安娜去世,给她留下深刻的创伤。从那时起,她把对残废女儿的全部感情转而投注到丈夫身上。1958年戴高乐当选为法国总统。若干年以后,《新观察家》杂志谈到戴高乐夫人时问道:“她能回答这个在别人看来不易解决的问题吗:怎样才能做一位像戴高乐这样的人,这样一座纪念碑式的、一株挺拔大树般的人的妻子?”答案是简单的。伊冯娜是一块大树得以扎根的富有养份的土壤。爱丽舍宫的上上下下,都知道伊冯娜每时每刻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丈夫。司厨长们接到严格的指令,不能给戴高乐准备有损健康的饮食。如果有谁冒失地去打拢总统的休息,就会遇上伊冯娜严厉的目光。在科隆贝度短短的周未时,如果将军在办公室里工作得很晚,她总是半开着自己房间的门,看看什么时候丈夫需要她。

驻阿尔及利亚的部分殖民军官发动叛乱期间,戴高乐经常有被暗杀的危险。伊冯娜始终坚持陪伴他。1962年8月22日,有人在小克拉马行刺总统。14颗子弹击中总统座车,其中的一颗从距离总统夫妇仅几毫米的地方飞擦而过。伊冯娜没有一句抱怨话。当他们到达安全地带时,将军自豪地赞扬她:“伊冯娜,你是好样的!”

戴高乐夫人绝不为任何一名家庭成员谋求好处。有一次,她丈夫一位同事的妻子告诉她,他们的几个孙辈孩子圣诞节将去滑雪营地。“我的孙儿们也想去,”伊冯娜叹口气,说道,“可惜名额已经满了。”

晚年生活

时间一天天过去,戴高乐夫人越来越难以忍受总统府豪华而又冷清的环境。她原打算让将军在1965年引退。她曾对一些知己说:“别催他继续留任了。他需要的是休息。”传说在1969年全国公民投票时,戴高乐夫人是科隆贝地区唯一一个不投将军票的人。同年4月戴高乐下野,一家人搬回科隆贝双教堂地区自己的住宅。伊冯娜重新享受着田园的宁静。她给孙儿们打些毛线,在花园里种上自己十分喜爱的花卉。

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将军与世长辞,她将所有的首饰分给孩子们,只给自己留下丈夫送的结婚戒指和一条普通项链。此后几年她虽然还住在家里,日常起居却只在餐厅,整幢房子就用不着生火了。

1978年秋天的一个上午,伊冯娜让人把儿子菲利普·戴高乐叫到自己面前。“喏,这是家里的全部钥匙。我要走了。”她说。她不理会任何人的意见,独自搬进靠近巴黎三月广场的拉布多内大街一家简朴的养老院。她略染微疾,就不愿成为子女的负担。她只带了几张旧照片,孑然一身住进养老院配有普通木器家具的小房间。她是自愿这么做的。

1979年10月,伊冯娜病重住院,同年11月8日病逝。伊冯娜在逆境和不幸之中表现出来的谦逊而崇高的品质,她对于命运使他们结合在一起的伟大人物的献身精神,使她成为法国历史上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但她只愿保持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的地位。全国都亲切地称她为“伊冯娜大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3: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