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依宿山 |
释义 | 概况依宿山位于江苏省北部邳州市境内,切近310国道,山脉全长约6公里,平均海拔142米,宽4公里,诸峰断续相接,最高峰民间称之曰:年山。东北窄西南宽。典型的平原隆起性土丘地貌。是平原地貌的基本构成部分。年均气温13.8℃,年降水量916毫米。地下水相对丰富。山石为非石灰岩材质,主要用于房屋基建。植被覆盖率:中级,近年正在改善中。 历史 传说 其他穆王六年(约公元前10世纪)徐子诞重建徐国,号称偃王。穆王十三年,徐偃王率九夷之众反周,穆王命造父伐徐,偃王败回武原东山下(邳州戴庄乡依宿山),偃王死,封其子宗续掌其地。依宿山亦因此有徐山一说。 依宿诸峰: 玉庙山,位于邳北倚宿山南麓。 林笼云罩玉庙山;卧龙栖凤青崖端;钟声香火随风去;清泉依旧惠人间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山为倚宿山区八大景点之一。从前,上有玉皇庙,庙得山势而壮观,山因庙伟而驰名。遥遥看去,翠绿掩映,环依青山;临近观之,红墙碧瓦,山门巍岸。仰望山上,树影婆娑,云霞接天;入内但见院广廊深,玉宇森威。庙内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信徒虔诚,经乐沉雄,可谓十里香云罩,四季檀香馨。如今依宿村每年正月至四月各逢庙会一日,即始于此,寺庙鼎盛之势,可见一斑。(这是多年前的景象,现在不复存在。现在应该是玉庙山中玉庙空了。) 庙前有古松一棵,径围丈余,上悬洪钟,千斤之重,击之,震耳欲聋,袅袅余音,六十里外不息。庙东南,拾级而下,有一泉,清许甘冽,经久不衰。泉上有杨,势繁茂,径如橼,寄生棠梨一株,碗口粗细,曰"杨驮梨",为倚宿山区八小景之一。泉下有池,方圆仗许,琼潭碧落,景秀荡漾。池满而溢,潺蜿蛇行,树阴草隙,明灭其间。长河千古,钟声杳然。而今,青山依旧,瓦砾无存,唯古泉流畅,惠及人间。 令有云台寺(峰)、孟山、石屋山。 故老相传,原来山上有十三进院子、凤凰台、望海石(据说可望见黄海)等景点,现皆尽墨湮散。石屋山下有一小温泉因其貌特异,成与滑石壁间山民粗称其为“狗B泉”,隆冬之际四野冰封,其水温可供沐浴。此皆予幼年所见,今泉已干涸不下二十余年矣。 近年听闻石屋山上之“韩信瓜屋”已毁,后专道寻游方知不假,伫立其峰感慨良久。不过临峰的土龙台仍在,稍解心中不欢。 山下有一村,因山得名曰:依宿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