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坡脚村
释义
1 云南文山州丘北县锦屏镇下辖村

大坡脚村隶属于锦屏镇密纳村民委行政村,属于坝区。位于锦屏镇南边,距离村委会6公里,距离镇13公 里,国土面积4335亩,海拔1466米,年平均气温16.3 ℃,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有耕地770亩,其中人均耕地1.67亩;有林地1714亩。

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9户,有乡村人口466人,其中农业人口466人,劳动力23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16人。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5万元,占总收入的66.4%;畜牧业收入56万元,占总收入的21.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78头,肉牛6头);林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第二、三产业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5.31%;工资性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农民人均纯收入253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9人(占劳动力的3.04%),在省内务工10人,到省外务工9人。

2 云南保山市施甸县何元乡下辖村

该行政村隶属施甸县何元乡,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19.5公里。东邻大寨门村,南邻何元村,西邻组军门村,北邻仁和镇。辖小栗子园组、大栗子一、二组、莽城组、小坡脚一、二组、大坡组、大坡脚一、二组、母猪龙组、大龙组、洼寨组、后寨一、二组、茨桶田组16 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13户,有乡村人口3084人,其中农业人口3067人,劳动力251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065人。

全村国土面积14.41平方公里,海拔1660米,年平均气温22 ℃,年降水量910毫米,适合种植辣椒、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787亩,人均耕地0.9亩,林地8992.5 亩,其中经济林果面积400亩,人均0.13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0.20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3 云南红河州蒙自县期路乡下辖村

该村隶属于期路白苗族乡白猛孔村委会,属于山区。距村委会6公里,距离乡政府6公里。国土面积有1.63平方公里,海拔1630.3米,年平均气温15.9 ℃,年降水量158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82亩,其中人均耕地0.74亩。全村有农户41户,有乡村人口182人,其中农业人口182人,劳动力9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4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3.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25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4 云南丘北县文山州官寨乡下辖村

概况:

大坡脚村是丘北县官寨乡山心村民委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官寨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约20公里。全村共有42户194人,有耕地面积420亩,人均耕地面积2.16亩,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2007年末人均纯收入510元,人均有粮220公斤,大牲畜存栏20头,生猪存栏90头。玉米种植

2008年,大坡脚村被列为重点扶持村,总投资25万元,其中:专项资金15万元,部门整合资金0.3万元,群众自筹10万元(含投劳献料折资)。道路建设700米、改造危房1所、建成11口小水窖、建成1所公厕等,从根本上改变了该村的面貌,转变了群众的思想观念,为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

大坡脚重点扶持村建设项目,于2007年11月立项上报,2008 年6月批准即启动实施,纳入丘北县2008年整村推进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一管理。截止2008年10月底项目建设全面竣工。

项目建设期间,县乡各级领导多次到项目点检查指导工作,加强对街道、小水窖等项目建设的指导,使得整个工程得以顺利竣工。

资金投入情况:专项资金15万元,部门整合资金(县工会)3000元,群众自筹10万元(含投劳献料折资)。

5 云南曲靖市富源县黄泥河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

大坡脚村隶属于黄泥河镇发祥村委会行政村,属于 河谷区。位于黄泥河镇西边,距离村委会1 公里,距离黄泥河镇3.5公里。国土面积1平方公里,海拔1330米,年平均气温16.3 ℃,年降水量1441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生姜、芭蕉芋等农作物。有耕地136.12亩,其中人均耕地0.57亩;有林地744.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1户,有乡村人口195人,其中农业人口195人,劳动力11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7.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87元。

农村经济

大坡脚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7.2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7万元;畜牧业收入58万元;林业收入1.98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14.58万元;工资性收入15.4万元;其它收入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87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

基础设施

大坡脚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3.5户饮用井水,有43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2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0户。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摩托车1辆。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石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

6 云南宣威市宝山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

大坡脚村隶属于宝山镇海西村行政村,属于半山区。距离村委会0.4 公里,距离镇2.9公里。国土面积0.33平方公里,海拔1730米,年平均气温13.4 ℃,年降水量96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444.7亩,其中人均耕地1.59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2户,有乡村人口313人,其中农业人口278人,劳动力13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8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3万元,占总收入的30.67%;畜牧业收入40万元,占总收入的53.3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60头,鸡出栏180只);林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2.67%;第二、三产业收入9.4万元,占总收入的12.54%。农民人均纯收入210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6人(占劳动力的12.3%),在省内务工10人,到省外务工6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 。全村有72户饮用井水,有7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72户通电,有3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7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41.67%和97.2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13.89%和13.89%)。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沙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9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9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摩托车2辆。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0亩,有效灌溉率为8.99%,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1 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7 云南宣威市文兴乡下辖村

村情概况

大坡脚村隶属于文兴乡文兴村,属于山区。位于文兴乡西北边,距离文兴村委会2公里,距离文兴乡3.2公里。国土面积0.2平方公里,海拔1920米,年平均气温17 ℃,年降水量1249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100.5亩,其中人均耕地0.88亩;有林地6亩。有农户39户,有乡村人口128人,其中农业人口128人,劳动力6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8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9.09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6万元,占总收入的13%;畜牧业收入9.3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16头,肉牛8头);第二、三产业收入3.3万元,占总收入的24%;工资性收入6.9万元,占总收入的14%。农民人均纯收入969.69元,农民收入以农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9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人(占劳动力的29%),在省内务工9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有39户饮用井水,有3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37户通电,有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0%、8%和5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0户(分别占总数的54%和54%)。

该村到文兴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摩托车1辆。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7亩,有效灌溉率为7%,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4 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8 云南宣威市东山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

大坡脚村隶属于东山镇八大河村委行政村,属于半山区。距离八大河村委会0.1 公里,距离东山镇4公里。国土面积1.31平方公里,海拔1850米,年平均气温14 ℃,年降水量85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436.56亩,其中人均耕地1.54亩;有林地1098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2户,有乡村人口253人,其中农业人口253人,劳动力16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10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8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5万元;畜牧业收入23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01头,肉牛1头,肉羊30头);林业收入1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29万元;工资性收入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8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5万元,在省内务工19人,到省外务工1人。

基础设施

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50户通自来水,有25户饮用井水。有75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65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2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7辆,摩托车11辆。

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3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