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液囊空肠导管
释义

发明人及简介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外科主任医师陈一奇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等专家的支持与关心下,历时10年成功研制了“液囊空肠导管”。该导管经过全国26个省市的297家医院对31670例不同病种患者临床应用并取得满意效果后,日前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陈一奇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就开始研制新型的鼻肠管,并书信往来或当面向著名的外科学家黎介寿教授请教,终于在2003年3月研制成功液囊空肠导管。

组成结构

液囊空肠导管是一种新型的经鼻空肠导管,长约120~150cm,管路非常柔软,管道直径较胃管更细(胃管直径0.25cm,空肠管直径0.15cm),可大大减轻病人咽喉部的不适,病人感觉更加舒适。液囊空肠导管以鼻胃管作载体,胃管头端有金属可在X线下显影,空肠导管前端嵌入在鼻胃管内,由两个可溶性的胶带将其紧紧的包绕在一起。空肠导管内有2个腔,一个呈圆形,与另一个大的管腔在内部紧紧相贴,彼成为相连的一体,且与顶端的液囊相通又称为液囊导管;另一个为空肠导管。导管前端侧面有3个孔,从导管末端的液囊导管开口处为红色接头部分可注入一定量液体食物。液囊空肠导管经鼻插入胃腔内,从液囊开口注入2~3 ml液体。此时,Ⅰ型导管的液囊即从胃管前端的槽内弹出,将组合为一体的双管弹成2根游离的胃管和空肠导管;;Ⅱ型导管,抽出导丝为单一的空肠导管。插入液囊空肠导管的操作方法与插胃管的方法类同。

使用方法

如同下胃管一样,成功置管至胃内后,可在空肠液囊内注入2~3ml液体,其顶部膨胀为液囊。此时,Ⅰ型导管的液囊即从胃管前端的槽内弹出,将组合为一体的双管弹成2根游离的胃管和空肠导管,空肠管会自行随着肠蠕动游至空肠;Ⅱ型导管,抽出导丝为单一的空肠导管。插入液囊空肠导管的操作方法与插胃管的方法类同。一般应用的76%泛影葡胺造影剂与0.9%的生理盐水的混合液,在早期我们曾全部应用造影剂,因浓度较高,造影剂很快结晶,不能抽动,在空肠管顺利到达位置后,因液囊重力作用,液囊继续下移,所以根据临床需要我们不断变化造影剂浓度,使其浓度既不影响显影又可以抽动液囊内的液体,以达到调节空肠导管的作用,现在应用浓度比例为2:3,效果比较理想。空肠导管即可以借助液囊的体积和重力,通过胃液的作用,使胶体溶解,再通过胃肠的蠕动作用,使鼻胃管与液囊空肠导管在胃腔内分离,还有通过重力作用游走至空肠内。

具体作用及优势

在行胃减压的同时又能行肠内营养滴注,营养液及药液从空肠管滴入,不需胃的消化而直接被空肠吸收,减轻胃动力不足及胃消化功能障碍患者的负担,没有胃部饱胀感及不适,使胰腺能得到真正的休息疗法。如果营养液吸收不良,反流至胃内,胃内潴留物将会从胃管内被抽出。通过肠内营养改善病人的高消耗、高代谢状态,改善病人肠道屏障功能。液囊空肠导管有无创、不破坏胃肠结构等特性。对手术病人,术者当日即可边减压边向空肠输送营养物,为病人功能尽早恢复提供了基础,可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和医疗费用。对于消化道漏病人,可经鼻或漏口直接放入液囊空肠导管。导管细软能自行向漏口远端运行,术者能及早进行肠内营养,提高救治率,加速病人痊愈。

相关护理

1、心理护理

插管前向患者讲解液囊空肠导管的性质、置管方法、营养液种类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介绍肠内营养的优点和治疗成功的典型病例。由于管饲时间长,患者可能出现厌烦心理,护士需多与患,者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以增加他们的信心。

2、导管护理

护理措施包括 :(1)妥善固定导管,注意观察导管穿出鼻孔或皮肤处的标记变化,以便及早发现导管是否移位。也可用美兰液或X线摄片法检查导管位置,必要时做适当调整。(2)注意观察胃管抽吸出胃液的色、质、量,以判断导管有无反流。(3)由于导管前端有囊,故在抵达预定空肠位子后须抽囊内液体,以防导管继续进入。(4)当患者呕吐或发生逆蠕动致导管返回胃腔时,可向囊内注入液体。(5)严格无菌操作,瓶装营养液用碘酒、酒精消毒瓶盖周围及启瓶器,输注用器与导管连接前需消毒导管末端,输注用具每天更换1次。(6)导管堵塞常见于导管受压、扭曲、滑脱或营养液较黏稠,在管饲前后可用50ml温开水冲洗导管或让患者变换体位,也可将导管稍向外拉,若以上方法无效,可拔管后重新置管。

3、营养护理

营养液以选用低脂无需消化就能吸收的要素膳为宜。输注前先摇匀,不宜稀释。输注时温度保持在20~30摄氏度,以免营养液过凉引起胃肠道并发症;输注速度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初始滴速20~30ml/h,以后逐渐增加,最大速度为100~150ml/h。输注过程需谨慎,以保证营养液的无菌。控制营养液输注速度、温度可避免刺激胰腺的内分泌,从而减轻症状,防止胰腺炎加重或复发。

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胃肠道反应,主要是腹泻、腹胀、肠功能亢进、恶心、呕吐等。究其原因多系营养液配置剂污染、滴速过快、温度过低、胃肠道功能障碍等。应对症处理(A.减慢滴速B.容器需每天消毒C.输注系统每天24h更换1次D.调整营养液温度E.控制营养液滴速,密切观察腹痛、腹胀、腹泻情况)(2)管道堵塞。常见原因为管道扭曲折叠、营养液黏附于管壁等。所以护理时应理顺管道。对于营养液引起的管道堵塞,主要以预防为主:输注营养液前且给予50ml的温开水冲洗管腔,如果输注不畅,首先查明原因。(3)代谢性并发症肠内营养时可出现血糖紊乱,水电解质失衡,要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尤其是尿量和消化液的丢失量。随时调整营养液种类,配合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检测血糖、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每周2次。

5、 基础护理

由于营养液不从口入引起唾液分泌减少,所以每天口腔护理2次,指导漱口,防止口腔炎或感染,每日雾化2次,协助翻身拍背,做好呼吸道护理,以减少呼吸道感染以及肺不张的发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褥疮。

临床应用

1.气管插管患者、上消化道手术的应用。

2.重症胰腺炎

3.重症急性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药治疗

4.食管癌、贲门癌、

5.胃切除术后

6.腹部大手术后肠内营养

目前液囊空肠导管除了外科,其它如烧伤科、神经内外科、精神科、肿瘤放化疗科等凡需要管饲的病人,均可应用,也可用作小肠造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