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叶荫堂
释义

叶荫棠(1928~1998.12) 男,汉族,湖北省汉口人。1948年上海海关税务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广州海关工作;1953年考入华南农学院;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先后下放到广东三水农场、济建公司、成武县白浮图乡贾楼村劳动改造;1978年到成武一中任教,被评为高级教师;1998年12月9日病逝。

1999年2月26日成武一中正式设立“叶荫棠奖学基金”,同日,县委宣传部、县教委发出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向叶荫棠学习的号召。4月1日,菏泽地委宣传部授予叶荫棠“当代新武训”称号,号召全区教职员工向他学习。

姓名 叶荫棠

籍贯 湖北省汉口

出生日期 1928

逝世日期 1998.12

民族 汉族

职业 英语教师

毕业院校 上海海关税务学校 华南农学院

主要成就 高级教师 叶荫堂基金

政治面貌 党员

作品 菏泽地委宣传部授予叶荫棠“当代新武训”称号

个人履历

叶荫棠(1928~1998.12) 男,汉族,湖北省汉口人。1948年上海海关税务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广州海关工作;1953年考入华南农学院;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先后下放到广东三水农场、济建公司、成武县白浮图乡贾楼村劳动改造;1978年到成武一中任教,被评为高级教师;1998年12月9日病逝。

生平年表

1)1928年,叶荫堂出生在汉口,父亲是银行高级职员,母亲也受过教育

2)1938年,日本人攻陷武汉,他随父亲逃到贵州

3)1946年,18岁考上了上海海关税务专科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州海关任稽查员

4)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5)1970年,被下放到山东省武县白浮公社当了农民

6)1978年到成武一中任教,被评为高级教师

7)1998年12月9日病逝

主要事迹

他活着的时候,很多人都瞧不起他。如今他死了,那些瞧不起他的人非常内疚,纷纷为他流下眼泪。 他叫叶荫堂,是山东省成武县一中退休的英语老师。 去看12月9日夜晚,他突然一下子就"走"了,第二天,人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一不幸,因为早餐时,谁也没看到每日三餐必到学校食堂捡剩馍的他。叶老师的死因是心脏病突发,享年70岁。他终身不娶,无儿无女。人们买来寿衣和被褥,几位胆大的男人给他脱衣服,脱到一半,都"脱"出了眼泪-----太惨了,还不如街上的乞丐:上衣,是他50年前到海关工作时的一件毛呢制服,肩肘处磨成了网状,衬里早已烂成了乱麻;下衣,是他37年前"劳改"时穿的裤子,腿弯处有许多补丁;里面的棉衣破得千疮百孔;最里面的内裤,布料竟是学生丢弃的两块破头巾;再看脚上,两只鞋大小不一,颜色不同,而且是同为右脚;脱掉了鞋,又是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两只袜子,补丁竟有17块。 "叶老师,你何苦要如此虐待自己?你就真的这么傻?" 1978年10月,成武县一中校长告诉大家:"上级给咱派来一个像样儿的英语教师,大家准备迎接。"人们想:英语教师,一定是很讲究。 这天,一个衣衫破旧的乡下"老头儿",推着一辆破自行车,驮着一个破木箱,还有一卷破铺盖来了。"在下叶荫堂,诸位多关照。""老头儿"逢人就点头,模样非常谦恭。其实,"老头儿"并不老,刚50岁。 第一次进课堂,学生们一见叶荫堂,都扑哧笑了:"破衣烂衫的,哪像个老师?"但他一张口,学生们都愣了,这个土里土气的人竟会一口流利的英语。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个叶老师从小就学英语,功底十分深厚,年轻时给曾给外国人当过翻译。不久,人们发现这个叶老师很怪,从不添置一件新衣,一件家具。他的生活非常俭朴,一天只做一顿饭,其它两顿连火都不生。 1981年初春的一个星期天,叶老师约同校教师卢新文去踏青,两人在城南小河边休息,叶老师讲述了自己的过去。 1928年,叶荫堂出生在汉口,父亲是银行高级职员,母亲也受过教育。1938年,日本人攻陷武汉,他随父亲逃到贵州。18岁考上了上海海关税务专科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州海关任稽查员,收入颇高。解放时,许多同事劝他同去香港,但他坚决要为新中国工作。 年轻时的叶荫堂,英俊潇洒。许多姑娘追求他,都被他谢绝了。因为早在那时,他就有了一个特殊的念头:他决心要把自己的一生全都奉献给祖国。当初,亲朋好友认为他广东省土地利用局工作。正当他准备大显身手时,他被打成右派分子,丢了公职,还被下放到农场劳教。1970年,他被下放到山东省武县白浮公社当了农民,直到来成武一中教书。他十分庄重地对卢老师说:"虽然是历尽坎坷,受尽磨难,但我初衷不变,我请大家不要给我找老伴儿,我要积攒一大笔钱,将来设立一个`叶荫堂基金`"。叶老师的事,人们听了很感动,但又总觉得像是天方夜谭,难以置信。 在他人的眼里,叶老师的做法已到极端的地步。他身上的衣服,多数是从学校垃圾箱里捡来后,缝补一番而成的。起初,他捡东西时还注意观察四周,不让别人发现,后来人们知道了,他就不再回避。叶老师"省钱"的行动很快又扩展到校外。每日放学后,叶老师推上他的破自行车去菜市场捡菜贩们扔掉的菜叶,或是花上一角钱买成堆处理的"下摊菜"。 人们不知道,因执的叶荫堂已开始实施他的建"基金"计划。学生吃饭浪费现象严重,常有整个的馍丢在餐桌上。他当过农民,最难容忍粮食被糟蹋。干净一点的馍,剥了皮自己吃;脏了的,切碎了喂鸡或晾干后碾成面儿,卖给养鸡户。自从捡了剩馍,叶老师几乎不再买糠了。他冬天也不生炉子,屋里冷得像冰窖。叶老师自有御寒绝招,每天,他坚持洗冷水澡,借此提高自己的抗寒能力。 他在自家门前圈一小院,放养了30多只母鸡。所有的鸡蛋,被他小心地收起来,全部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本校食堂。一只铝制的小炒锅,炒菜时倾斜着,转圈儿地用,避免磨漏锅,美其名曰"平均磨损法"。 实在是不可思议,于是有人说他是"吝啬鬼",是"葛朗台"。 学校内外,无人不知叶老师能歌善舞。每天他去市场捡菜,小贩们就会喊:"叶老师,唱个歌吧!"他就高兴地唱起来。小贩们掌声阵阵,连声叫好,送他一些青菜。除了文艺,叶老师不喜欢体育。生活上唯一求人的事情,就是遇到重要球赛去串门看电视。后来,他一狠心,买了一台小黑白电视机,完成了他平生最大的一次消费。 人们瞧不起叶荫堂,但又不得不佩服他那精湛的教学水平。因教学成绩突出,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退休后,收入少了,而他却加大了存钱的力度。除了退休金和养鸡卖蛋的收入外,他再无别的经济来源。为了积累他的"基金",他只好在生活上进一步苦自己,他甚至都不再生火炒菜,每月的消费仅十几元钱。有人劝叶老师:"既然要搞奖学基金,何不现在就搞呢?"他郑重地说:"我考虑了,现在不能搞。一旦搞了,有人就要来采访我,就要把我拉着到处去演讲,作报告,这不仅有违我的初衷,还会扰乱我平静的生活,还是以后再说吧!" 如今,叶老师一下子就"走"了。人们在室外的鸡窝里找到了两个玻璃瓶,里面装着70张银行存单,存款达13万元。13万元,沉甸甸地压在人们的心头,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校党委决定:13万元,全部用于建立"叶荫堂奖学基金"。 消息传出,师生们都哭了,尤其是那些曾经嘲讽辱骂和捉弄过叶老师的人。人的学生流着泪说:"真没想到,叶老师清苦一生,竟然是为了我们。" 当我们看到社会的种种不平的时候,当我们骂别人素质低下的时候,当我们对衣食不继的人熟视无睹的时候,看到叶荫堂老师的所做所为,我们在内心深处是否感到一丝羞愧? 国家兴亡,匹夫有则!全民教育,功在千秋!

经典名言

1,“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一个人的需求实在不需要很多,要把心思和钱财都集中到工作和对社会的贡献上。我立志效仿诺贝尔,活着多积蓄一些钱,死后用这笔遗产设立一项基金,奖励科学创造,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

2,“我立志学习诺贝尔,死后用遗产设立基金奖励科学创造,遗体做科学实验。”

3,人的幸福不在于吃好穿好,而在于自己对幸福怎么认识,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其生活未必幸福。我自己吃孬点,穿孬点,节省点钱用于奖励后代,为社会做点贡献,也不枉到人世间走一回。

社会评价

一生清贫半世积蓄倾其所有做武训,献出遗款设立基金毕生效仿诺贝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6: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