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叶喉 |
释义 | [别名] 海芋《纲目》、野芋《岭南采药录》、大狼毒《广西本草选编》、朴薯头《广西中草药》。 [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海芋Alocasia macrorrhira (L.) Schot的叶。t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达5米,根状茎粗壮,皮茶竭色。叶大,盾状着生,卵状戟形,长30-90厘米,,宽40-90厘米,顶端锐尖,基部心状箭形,边波状;叶柄粗壮,佛焰苞绿色,下部筒状,上部稍弯曲呈舟形;肉穗花序较佛焰苞短;下部为雌花,上部为雄花,二者之间为中性花,顶端为附属器。浆果卵状,熟时红色。四季开花结果。 [生态分布] 生于山谷林下、水沟边或村庄附近阴湿肥沃处。产于广西各地区;分布于广东、台湾、福建、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区。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鲜用。 [性味功能] 味甘、淡,性寒。有大毒。清热解毒,排脓消肿,祛风止痛,祛腐生新。 [传统应用] 治感冒发热,痧症,肺结核,肠伤寒,风湿性关节炎,蛇虫咬伤,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 9-15克,鲜品30-60克,加大米炒至焦黄久煎(2小时以上)内服。鲜品捣敷。 [方例] 感冒发热、肺结核、蛇虫咬伤 叶喉(海芋)9-15克,水煎服或用鲜品30-60克切片加大米适量炒黄,水煎服;外用鲜品捣敷伤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