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明宫三清殿 |
释义 | 人间天上,不老仙宫——大明宫三清殿 三清殿规模位于大明宫的西北角,台基面积达4000平方米,台上原来是楼阁式的建筑。唐代崇尚道教,供奉老子,三清殿是宫廷内供奉祭祀道教的建筑。在东城发现了唐敬宗时所建的清思殿遗址,殿的台基呈长方形,南北长228米,东西广33米。含元殿正北约300米处是宣政殿和紫宸殿遗址,与含元殿同在宫城的中轴线上。宣政殿是皇帝临朝听政之处,紫宸殿是内朝的正衙,群臣入紫宸殿朝见,称为“入阁”。由紫宸殿向北200米,可达龙首原的北沿,其下为太液池(又名蓬莱池),池近椭圆形,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20米,池中偏东有一个土丘,高5米多,即蓬莱山遗址。大明宫的北部是宫廷园林区,建筑布局比较疏朗,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堪称唐代园林建筑的杰作。大明宫在唐末遭到破坏。遗址内的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翔鸾和栖凤两阁以及太液池、蓬莱亭等遗迹,现尚可清楚地看见。 精神寄托唐代崇尚道教,供奉老子,三清殿是宫廷内供奉祭祀道教的建筑。 唐朝的统治者崇尚道教,认老子为祖先,因此在大明宫内也有三清殿、大角观、玄元皇帝庙等道教建筑。 道教与李唐王朝有着特殊的深厚渊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唐初门阀士族的传统势力还很强大,若非系出名门,就很难得到社会的尊重。唐朝皇帝为提高自己的门第出身,便利用道教始祖李聃姓李、皇室也姓李的巧合,附会自己是太上老君李聃的后代,是“神仙之苗裔”。道教因而也就成为李唐王朝信奉的重要宗教。 唐代道士在宫廷中的活动,贯穿着整个李唐王朝的始终。唐初,他们竭力宣传李唐王朝与老子的亲属关系,奠定了道士们在宫廷中活动的基础。中唐,他们利用皇室的支持,把道教的影响由宫廷扩展到民间,在“开元盛世”中掀起了一股狂热的崇奉道教的风气。晚唐,一些道士在皇室的允诺下,取得了一次“兴道灭佛”的胜利。 隋末,道士王远知假托奉老君之旨,向李渊“密传符命”,还预告李世民将成为“太平天子”,李渊闻之大喜,授王远知朝散大夫,赐紫丝霞帔和缕金道冠,后李世民又追加其为光禄大夫,赐于茅山建太平观,度侍者21人。道士薛颐在武德初年就跑到秦王府中,密谓李世民“德星守秦分,王当有天下’道士歧晖,则在李渊起兵时吹捧他是“真君来也”,派遣了80名小道士迎接他,并为他设醮祈福,祝他克定长安。后来,李渊、李世民果然平定天下,他们不仅对道教格外青睐,而且虔信太上老君与自己同姓李,定会念及同宗之谊而对李氏天下格外垂怜。 另据文献记载,武德三年(620年)。五月,有一个名叫吉善行的人在羊角山见到一位骑着朱鬛白马的白髯老叟。老叟告诉他,你去转告唐天子,我是他的祖先,今年平定贼乱后,子子孙孙可以千年为天子,吉善行便转告了李渊。李渊听后便在羊角山为老叟立了庙。这老臾不消说便是太上老君了。自命为太上老君后裔,奉天命而坐天下的李渊和李世民等由此而大肆提高道教的地位。武德八年(625年)唐高祖李渊下诏宣布三教中道教列第一,儒教列第二,佛教排第三,道教的地位有如青云直上。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再次宣布尊奉道教。从这时直至唐玄宗李隆基时代,除武则天时代外,道教一直是春风得意,大受青睐。 在那个时代,道教充斥大都小邑,名山幽谷之中道观几乎无处不在。东都洛阳的玄元皇帝庙,一派“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的宏大气势。长安的太清宫设置了两丈多高的白玉老君像,旁边又以白玉雕了玄宗侍卫这一老祖宗,更显出雍容肃穆。著名的天台山桐柏观,则是“连山峨峨,四野皆碧,茂树郁郁,四时并清……双峰如阙,中天豁开,长涧南泻,诸泉合漱,一道瀑布,百丈悬流”其他如华山、王屋山、青城山、仙都山、泰山各处也都遍布着道教的宫观,就连僻远的深山野谷,也有着道教的踪迹。道教赢得了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的信仰。 先看看皇帝对道教的热情。唐太宗李世民在道士王远知预告他将成为“太平天子”后,便投在道教门下。据说他还曾受过三洞法箓。他“发使天下,采诸奇药异石”,结果服用了一位名叫那罗迩娑婆的天竺方士所合的延年之药,中毒身亡。唐高宗对道教更是亦步亦趋,“令广征诸方道士,合炼黄白”,又请道士刘道合“合还丹”。据说一个叫叶法善的道士“少传符箓,尤能厌劾鬼神”,唐高宗就将他召到京师景龙观,“恩宠莫与为比”。唐睿宗则请太清观道士杨太希为自己烧香供养,祈神保祐。唐玄宗对道教的热情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把卢鸿一、王希夷、李含光、马承祯、张果等当时最著名的道士请到长安来,加官封号,百般宠信。他不仅自己煮炼丹药,登坛受箓,还要大臣百官统统去太清宫太微宫听讲老庄。他不仅把太上老君敬奉为祖宗,百般尊崇,把道士当作亲戚,划归宗正寺,有罪也不依常法处置,只由道教戒格处分甚至还要把玉真公主嫁给道士张果。 士大夫对宣扬长生不死的道教的向往也丝毫不比皇帝差。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常叹息自己“在流俗而嗜烟霞,恨林泉不比德而稽阮不同时”,并说“吾之有生二十载矣,雅厌城阙,酷嗜江海,常学仙经,博涉道记”,因此时常游道观,交接道士。四杰中的另一位卢照邻,则“学道于东龙门精舍”,他反复煮炼丹砂,多次服食方药。就连文学史上的革新人物陈子昂,也是一位道教信徒。而田园诗人孟浩然在他的作品中也表达了这一思想,在《宿桐柏观》中表示“愿言解缨绂,从此去烦恼”,“纷吾远游意,学彼长生道”;在《游精思观题山房》中还自认为“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诗人李颀则与道士张果往来,真相信张果已凡千岁,并试着自己炼丹服食。在士大夫中受道教影响最深的要数李白了。他“五岁诵《六甲》”,“十五游神仙”,成年后与东岩子、元丹丘等道士为友。他们曾在著名道士胡紫阳那里听他“高谈混元”。后来李白果真登坛受箓,正式成为道教中人。 考古发掘大明宫中出土琉璃瓦件不多,但三清殿遗址却出土了多种颜色的釉瓦,不难想象当年之华丽。右图为建筑考古学家杨鸿勋复原的三清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