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米粉红聚端孢病
释义

中文学名:大米粉红聚端孢病

拉丁学名:Trichothecium oseum (Bull.)Link

界:细菌界

分布区域:中国农业种植区皆有分布

病原症状

受害大米粒初生白色霉点,后变粉红色至桃红色,肉眼观察菌落呈绒状。Trichothecium oseum (Bull.)Link.称粉纠聚端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落由白色变为粉红色分生孢子梗宜立、细长,无隔膜或具l一2个隔膜;分子孢子卵圆形,孢基具1偏乳头状突起,大小18—20×8—10(μm),向基性,不断形成孢子链,初无色,后淡粉红色。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传播到贮藏粮食上,由伤口侵入。该菌发育适温8—30℃,相对湿度85%左右。该菌为中温性好氧真茵,贮藏室温度适宜,大米水分超过15%自48小时潜育即可发病。

病原防治方法

玉米等禾谷类作物入库前,一定把水分降到13%以下。北方玉米种子含水量高的地区和短时间难于晾干的地区可采用站秆剥皮法,即把玉米果穗苞叶从顶部剥成两瓣;剥皮适宜时间,一定要掌握在玉米乳熟末期,大多数玉米定浆后进行,经15天散水即可收获。剥皮时间不可过早、过迟,成熟不一致的可分2到3次进行;系棒搭架法,含水量不太高的玉米种子可采取收获后系棒搭架法进行降水;方法是先剥掉棒子外部苞叶,留下3—4片叶两个棒系在一起搭在木架上或树上晾干,贮藏库要求通风;有条件的采用低温贮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3: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