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养耕集 |
释义 | 简介《养耕集》是著名中兽医傅述凤先生于清代嘉庆初年手著之书,全书着重记载了作者数十载的实际诊疗经验,并继承和发扬了中兽医的传统思想和方法,不论在理论上或在临床经验上均有独道见解,对当时及后世兽医学发展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很值研究。 研究价值自从春秋战国推广牛耕以来,耕牛就成了我国农民的命根子。解放三十多年来,在向农业现代化迈进的征程中,铁牛(拖拉机)靠着钢铁和石油的优势,显示巨大的威力,从而备受人们的赞扬。而耕牛尽管被某些文人讥讽为落后保守的象征,却并不自甘落后,仍然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夺取我国农业高产以养育十亿人口的伟大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广大农民迸发出极大的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更喜老牛知人意,不用扬鞭自奋蹄,在农业生产中又重振军威再立新功。于是,人们对它也就倍加疼爱,对它的健康也就格外关心。 《养耕集》是二百年前流传在江西的牛医专书,原来只有手抄本私下流传。解放后才被发掘出来并得到兽医界的很高评价。虽经多次出版,但因印数有限,农村读者仍不易买到。原书系用文言文写成,不够通俗,又有错漏字,农村读者难以通读。从而影响它的使用价值。 文献勾沉治牛风发表针法 〔原文〕吾尝观世之善为医者,治病当于未病之先,不治于既病之时也。既病之时,非腆理之灾生,必脏腑之祸作,四体不安,满身欠泰。非真不治也,不过叹其请医之迟,多费一番之手足耳。总不如于未病之先,留心保护,略深表里,得以康健逢吉,不染他灾,故皮风发表之针,不得不预先行之也。即如斯牛斯症,形象声音,本未改乎常态,而毛则略觉翻淄,皮则似觉带黑,明师见此,针法自然当施,在他人已为多事,而吾不得不早为之防耳。山根穴一针,三关穴一针,罗城穴一针,胸堂穴一针,滋元穴一针,后雁翅穴一针,扶龙穴一针****** 作者傅述凤,别号丹山氏,清代康熙五十四年(公元一七一五年)出生在江西省新建县双港的一个农村家庭。他从未读书进学,没有做过一官半职,名虽不见于经传,但在当时南昌一带农村却享有盛誉,“素有良医之誊,乡邻常称彦焉”。他是一个我国杰出的农民科学家,享年很高(九十岁上下),毕生从事畜牧兽医工作,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为我国兽医史上的一位名医,于晚年(清嘉庆五年——公元一八○○年)由其子执笔整理汇编了医牛专著《养耕集》,“出胸中技艺,汇成卷帙,垂诸后世”。据该书“源流自序”来看,傅氏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在清初民族矛盾和阶级压迫下,封建地主无厌剥削,江南水灾频仍,民不聊生,草料奇缺,疫疠流行,牛马死亡甚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