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阳山三和洞古村 |
释义 | 神奇的传说 三和村一带,唐宋时期盛行开矿冶炼,村前有矿冶遗址。旧时,村中有多家祖传铁匠。据说,学徒拜师学打铁,学成后发一本书,表示可以入行。但是,若想开门做生意,必须通过同行、顾客的智力测试。有人问你什么叫做丈夫打老公?什么叫做田鸡吃石蛤?什么叫做东风撞西风?要是答不上来的话,说明你没拜师学艺,或学得不到家,是不能开门做生意的。谜底是与打铁相关的铁锤与铁镦、铁铗与夹铁、风箱。开门营业后,农历初一、十五日,要烧香祭拜打铁祖师铁拐李、太上李老君等神灵,还有乌鸦师傅。 为什么乌鸦是打铁师傅呢?先说合铁为什么要先涂上泥巴说起。古时,一个客人到一间打铁铺请师傅将二块铁合成一块。于是,师傅生起炉火,将烧红的二块铁放在铁镦上锤打起来。打来打去,二块铁就是不能合在一起。此时,门外树上的乌鸦老是在叫“差、差、差”,气得师傅怒上心头,钳起二块铁朝乌鸦打过去。乌鸦“啪”的飞走了,二块铁跌落泥浆里。师傅出来将沾满泥浆的二块铁找回来,烧红了继续锤打。不久,二块铁竟打成了一块。这样,乌鸦成了打铁师傅的师傅。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是乌鸦师傅的生日,铁匠们都会纪念它。 清代,阳山盛行种植甘蔗,制糖出卖。车公是制糖业之神,为人熟知。乞儿(乞丐)是制糖之神,前所未闻。很久以前,人们受了炼冶的启发,很想将甘蔗榨汁制成块状的糖,方便保管、运输与交易。前人屡屡失败,还是有人誓要发明制糖方法。一天,师傅将甘蔗榨汁、再熬成糖浆之后,摊在木板上结不成块,摊在石板上也结不成块。懊恼之时,乞儿来乞讨。“没有饭,糖浆有的是”。顺手一勺,“啪”的糊在乞儿的烂席上,又忙开了。许久,乞儿仍未走。“快走吧,没空跟你磨蹭”。“师傅,你为什么咁大火气呀?”“没什么,是糖浆总是结不成块”。“哈、哈,这有何难,叫声师傅,教个办法给你”。师傅半信半疑,叫了声乞儿师傅。乞儿说,“你看,你给我的糖浆不是结成块了吗”。果然,烂席上的糖浆早已凝结成块,将它揭下来仍完好无损。这样,乞儿成了制糖行业的师傅。 村后的山顶上,有咸丰四年(1854)修建的城堡,俗称“寨顶”。城堡下有泉水,可供饮用。当时,花旗贼四处出没,烧杀抢掠。冯谢等村民为了保家卫乡,挑沙担石上山,修砌城寨。铁匠赶制火药枪,木匠削竹制矛,积极备战。堡垒坚固,众志成城,粮草充足,居高临下,贼人久攻不下,村民生命财产得于保全。城外的战壕、掩体,是抗日战争时期为防御入侵至山下数十里的日本军队的遗址。 咸丰乱世,匪贼横行,县内一些村落、族姓遭到灭村亡族之灾。三和洞村民赖以寨顶城堡,得以生存繁衍。可以说,寨顶城堡是三和洞的保护神。 神州,是中国的别称。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思想意识中,认为万物皆有灵,神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故名其国为“神州”。这种现象,被越来越多的田野调查中不断发现的案例所证实。三和洞现象,再添一证。“神”是什么?哲人说“对民间有益的人和物,才被尊敬为神”;“神,一定是‘聪明正直’不害民的”。 学者认为,传统习俗中的“神灵崇拜,可以抚慰人的心灵”,“强化人类应付人生问题的能力”。学者何锡光提出,“民间多神崇拜,迸射出中国人的理性精神,是古代文明生长的人类学条件”。因此,三和洞村古老而丰富的传统习俗,是为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学科研究传统乡村社会的活化石。 近十年来,在跟随法国、香港等地专家教授进行野外调查中,常有惊奇的收获。其中,在阳山县太平镇三和洞村发现文昌阁、牛坛等古建筑、碑刻、传说,吸引香港学者购买卫星照片深入研究…… 三和洞村,顺治县志称“三蒲洞”,乾隆县志为“三婆洞”,近代改今名,有“天、地、人”三者和谐而生生不息的意思。今村中有着冯、谢两姓五百多人,冯姓居多。晚清《冯氏谱牒》(下称《谱牒》)记载:明朝初年,冯玄育从都城南京迁入阳山县,定居三和洞。三和洞冯姓,系今阳山广府姓氏最早迁入者,是全县冯姓一万六千多人的源头。后来,分支清远、广宁、怀集、湖南道县及港台海外,今后裔有十万人。村中以冯屋古村保存最为完整。该村有宗祠二座,带天井的围屋十三座,房屋近百间。该村呈四方形,四周房屋的门朝内开,以后墙为屏障,环成围墙。每座围屋皆独立院落,仅从大门出入。村内有上巷、下巷、担水巷等七条巷,纵横交通。这样,形成严密防御系统。在粤北乡村中,三和洞古村建筑的风格、布局、规模都不算稀奇,最令人神往的是其神秘的崇信,神化的习俗,神奇的传说。 有学者说,二十四史是帝王将相谋取权柄、篡改历史的历史,乡风民俗才是绝大多数淳朴百姓的真实生活史。近百年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民风俚俗多被视为愚昧、落后的东西,逐渐抛弃;越来越多人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生活习惯上愈来愈崇洋媚外。象三和洞村仍然保存福德祠、龙神等传统习俗的村落,已越来越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