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岭镇
释义
1 广东省惠东县大岭镇

一是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大岭镇二是吉林省公主岭市大岭镇三是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大岭镇

简介

惠东县大岭镇位于惠州市的东南部,距广州180公里,离惠州36公里,往深圳98公里,广州至汕头公路、深圳至汕头公路在此交汇,距惠州机场12公里,水陆空交通四通八达,全镇总面积451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人,还有旅居海外侨胞、港澳同胞1万多人,1988年1月被广东人民政府批准为重点工业卫星镇。吉林省大岭镇地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位于吉林省榆树市东北部。

地理位置

大岭镇位于下惠东县境西部,西枝江中游。面积227.67平方公里。镇区与平山镇隔河相望,有两座大桥连接。南、北分别与白花、梁化镇相连,西与惠阳市接壤,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域内多是沿江丘陵。大岭原为一自然村,因村后山岭相连而得名。1950年冬属惠阳县第十一区,1958年成立平山人民公社,1965年惠阳县析置惠东县后,为惠东县辖,1983年改设区,1987年改设镇。2006年4月,调整行政区划,原属大岭管辖的碧山、陈塘、陂、光明、谭公、鹤楼、下联、新合、大布、六德、蕉田、三联12个村(居)委会划出由平山街道管辖。?

是惠东县水果主产区之一。茗教荔枝、大洲芒果、谭公梅菜、下联烟叶、碧山绿茶为该镇主要特产。位于该镇的永记生态园占地1000余亩,是惠州市唯一一所集教学、会议、旅游、休闲、度假、娱乐、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庄。

概况

大岭镇位于惠州市东南部,是惠东县城的附城镇,属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省政府批准 大岭镇为重点工业卫星镇。2006年实施行政区域调整后,辖区总面积156.7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委会和2个社区居委会。2006年末全镇户籍人口49378人,外来人口近5万人。大岭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西枝江环绕镇域,广汕公路、广惠高速公路穿镇而过,规划建设中的惠莞高速公路东延线在此交汇,大岭镇旅游资源丰富,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城镇东北面13公里处;永记生态园占地1000余亩,是惠州市唯一一所集教学、会议、旅游、休闲、度假、娱乐、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庄。

改革开放以来,大岭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步形成了化工、建材、电子、塑料、纺织、制衣、制鞋、饮料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农林牧副渔各类得到了全面发展。1998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9.89亿元是惠东县第一个超两亿元的的乡镇。对外经济和技术合作蓬勃发展,全镇现"三来一补"和合资合作企业100多家,累计利用外资3.8亿多港元。

大岭镇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电力供应充足,镇内兴建有3.5万伏和11万伏的输变电站两座,日供电量在10万度以上。目前,新建成一座装机容量为850千瓦的水电站和一座22万伏的输电站,以进一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用电需要。用水充裕,西枝江环城而过,镇自来水厂供水源源不断,地下水资源丰富。通信便利,全镇已实现电话程控化,已开通程控电话1200多门,且与惠州市并网,可直拔全国各大城市及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惠州市、惠东县的传呼台、移动电话、图文传真,都为大岭镇提供服务,形成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通信网络。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岭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实力惠东、打造和谐家园”的决策部署和“三三六”发展战略,立足自身优势,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奋发进取,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2006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2.2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87亿元、6.96亿元、1.7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0.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22元,同比增长5.5%。“十五”期间,全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3%,比计划目标高出2.8个百分点。

发展特色

【城郊型特色农业】 大岭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和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以“五取消、两调整、一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2004年在2003年税改的基础上按农业税税率3%征收,使农民农业税负担减半,2005年全镇免征农业税,农民实现零税费负担。两年来,该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两年来,培育构建了鹤楼5000头肉猪、大布1500亩蔬菜、棠阁和桥星2000亩大棚西瓜、三联1000亩萝卜、彭白罗深坑淡水立体养殖等一批农业主导产品基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依托日臻完善的农村交通条件,大力引进外资和民营企业开发城郊型特色农业项目,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并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为纽带,带动了3500户农户增产增收。

【农村公路建设】 大岭镇党委政府牢牢把握省、市、县大力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契机,切实把镇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改造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民心工程”来抓,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加大配套资金筹措力度,掀起了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的高潮。大岭镇通行政村共有砂土路85公里。2004年至2005年12月底止,全镇多渠道筹资1950万元,对春光、棠阁、澄溪、彭白、白沙布、光明、坣陂、大布、星合、下联、六德、三联等12条村道实施了硬底化改造,总长57公里,直接受益的农民群众达4万人以上。2005年12月在我县召开的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大岭镇作为参观点,受到了省委副书记欧广源同志、副省长游宁丰同志和市、县领导及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2005年,大岭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惠东现场会先进单位”。

【计划生育工作】 两年来,大岭镇党委政府全面落实基层层级计生动态管理责任制,严格兑现奖惩;认真落实计生家庭奖励优惠政策,扎实开展国策宣传服务周和优质服务集中活动,推动“三为主”工作目标的进一步落实。2005年12月26日,雷于蓝副省长在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张枫同志,市委副书记、市长黄业斌同志,副市长林惠纯同志,以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陪同下,到该镇万松村计生专干、计生对象代表家中慰问,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并与计生专干、计生对象代表在万松村委会召开“春风送温暖”活动座谈会。与会的省、市、县领导对大岭镇开展的“婚育新风礼品自助餐”活动和计划生育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为该镇人口和计生工作带来了温暖的春风,进一步增强了推进工作的信心与动力。

【民办教育事业】 大岭镇引进了东进实验学校、上海蒲公英双语学校等2所较具规模和办学实力的民办学校。其中,占地1万平方米,投资800万元的东进实验学校已于2005年9月建成招生;占地3.5万平方米、投资2500万元的上海蒲公英双语学校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将于2006年秋季招生。两所民办学校共可提供学位5000个,有效地解决了该镇中小学生学位紧张的问题。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岭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了“抓治安就是抓经济”、“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思想,在各级领导班子中达成了“稳定压倒一切”、“维护社会稳定是第一政务”的共识,紧扣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巩固了严打整治成果,有力地维护了全镇社会政治的稳定。一是刑事发案减少,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2005年,全镇共立刑事案252宗,比上年下降3.5%;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14宗,破案率为41.3%;摧毁各类犯罪团伙13个,抓获成员31人,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88人。二是禁毒工作取得新成效,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2005年全镇破获毒品案件5宗,收戒吸毒人员210人次,其中强制戒毒148人次,劳教戒毒62人次。三是治安防控网络进一步健全,治安防范水平提升。镇调整和增加了治安联防大队力量,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五张治安防范网络”和治安联防大队管理机制与经费保障机制,在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增设治安岗亭和治安防控网点,在全镇范围内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专群结合、覆盖全镇城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2004年,该镇被市评为“禁毒工作先进单位”,被县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岭镇党委政府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和开展“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为载体,着力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阵地 大岭镇建设,夯实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基础。一是帮村富民创新载体,固本强基深入推进。2005年2月2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阳胜率领省政府副秘书长李春洪以及省财政厅、民政厅、总工会的领导一行,在市委书记柳锦州同志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陪同下,到大岭镇星合村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并为该村党员上党课。市委柳锦州书记率队的驻鹤楼村工作组在该村搞300亩荔枝品种改良示范基地,品种改良后,预计一棵荔枝每年可增收80元左右,每亩可增收2800元。全村800亩荔枝全部完成品种改良后,每年可为农户增收250万元。由县长杜海棠牵头筹资310万元落实的全长8公里的春光村道硬底化改造工程竣工通车,造价40万元的春光村委办公楼建成投入使用;县委办、县府办、县国土局等7个县直驻村工作组大力协助驻点村筹集配套资金,使驻点村的村道改造工程顺利上马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加快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圆满完成。2005年5月底,全镇26个村(社区)全部顺利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两委会”班子,其中党支部委员与村(居)委会成员全面实行交叉任职的有23个村(社区),交叉任职率达88.5%。新一届村(社区)“两委会”班子知识和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全镇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党组织50个,党员868人。镇党委和各学教单位党组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规定动作”,结合实际勇于创新“自选动作”,确保了教育活动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效果明显。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参加帮扶解困活动的党员680人,走访困难群众953户。结对帮扶583对,落实帮扶资金13.1万元;筹集资金1550万元,为群众修桥造路、办好事实事233件,达到了“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全镇参加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26个村级党支部共1472名党员,按照中央和省、市、县、镇委的部署要求,注重开好局、起好步,切实做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工作,全力把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打造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精神文明建设

大岭镇党委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为抓手,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确保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该镇于2004年和2005年先后被惠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文明小城镇”、“文明镇”;建立起各级精神文明典型示范点11个,鹤楼村、春光村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级和县级“文明村”。

乡镇特产

大洲芒果为历史上驰名的地方优稀品种,产地在惠东县大岭镇大洲村。母树仅一株,为该村农民陈立端在清朝道光年间栽种,树龄一百六十多年。单株产量一百五十至六百公斤。当地群众用母树种子实生繁殖,种植于母树附近,计有11株,树龄20—70年,果实品质风味与母树无异。丰产年全村产量约一吨。

大洲芒果与其它芒果比,个体、形状相差不大,平均果重一百五十克。特点是成熟的果实果皮黄绿,果蒂周围一片胭脂红,果肉深蛋黄色,质地脆嫩,果味芳香浓烈、清甜、微酸,若将芒果摘后放一夜再吃,味道更甜,酸味全无。果实于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成熟。

大洲芒果是果中极品,以其味道独特而名闻遐迩。1959年编写的《惠阳新志》曾把它列入珍稀名贵水果之类。1975年夏,当地群众曾把大洲芒果摘送给叶剑英元帅品尝。

人文地理

大岭镇地处沿江丘陵地带,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丰富。投资总额可达10多亿元的“惠柏工业综合城”、“新兴商住城”等五个项目已经动工。

大岭镇风景优美,位于镇政府东南面10公里的九龙峰旅游区,有明末建造的龙峰祖庙,东北面13公里处有古田省级动植物保护区,是有待开发的旅游区。 九龙峰的庙宇以龙峰祖庙为中心。龙峰祖庙是正宗的谭公庵,峰祖庙位于惠东县大岭镇谭公村九龙峰。建于明代,原名谭公祖庙。九龙峰座落于莲花山脉南端、西支江畔。因山峰宛若九条游龙,故名。庙宇处于该山腹地,故又叫九龙祖庙。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乡众捐款重修,当年的《增修九龙峰谭公庙碑记》尚存庙内,仍然完整地保留了原来的建筑基调。这座庙宇充分反映出古人极为重视房屋上部建筑的装饰,梁上檐下雕龙画凤,又刻又塑,景物栩栩如生,衬以具有古典传说之壁画,显示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是我国珍贵的建筑艺术遗产。

龙峰祖庙通面宽23.8米、通进深21.5米,为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构架,砖木结构。内置12根方石柱和12根圆木柱为支撑,梁架的驼峰、瓜柱等构件雕刻有精细的纹饰图案,外壁两侧及后壁均有灰塑,内壁绘壁画,内容为神话传说和民间典故。大门上书“龙峰祖庙”,两边书对联:声动虎蛇龟尽伏;功施风雨露无偏。庙内正堂供谭公真人塑像,有光绪十五年(1889年)惠州知府李□镒所赠木匾一块。

谭公真人俗名谭德,相传为元末时人。据《惠州府志》记载:谭公真人童年常在此放牧,据说他神通广大,能伏龙驯虎,呼风唤雨,为民造福,后在此得道。当地群众为纪念他而在此建庙。并先后在该庙附近建有文昌宫、志荫亭、观音阁、得道亭、石戏台等。20世纪80年代重修。

1984年惠东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大岭镇红色花岗岩资源十分丰富,距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处的沉水、吉布一带,红色花岗岩蕴藏量预计一亿吨以上,是有待开发的的一大项目。

历史人物

谭德(1368~1381),出生于元末明初,大岭镇人。3岁时父母双亡,由外婆抚养,在多祝麦田长大,13岁时在九龙峰“圆寂”。当时圆寂的地方现被称之为“得道亭”。谭德生性纯朴善良,智慧超人,为人热心,积善好德,他的美德在几百年后仍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被传为神话的如“稔叶为鱼施力”、“杯茶化雨救罗城”、“唐牛好驶”、“定风救船”等更为民间广州泛传颂。明洪武十六(1383年)群众为纪念谭德,在他圆寂的地方建“得道亭”。明宣德九年(1434)建九龙峰祖庙,供世人纪念祈拜。朝廷赐“敕封襄济谭公仙圣”令牌;惠州知府赐有“神恩广被”牌匾。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05674

男 53960

女 51714

家庭户户数 19938

家庭户总人口(总) 94211

家庭户男 48797

家庭户女 45414

0-14岁(总) 32571

0-14岁男 17503

0-14岁女 15068

15-64岁(总) 67046

15-64岁男 33714

15-64岁女 33332

65岁及以上(总) 6057

65岁及以上男 2743

65岁及以上女 331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58046

行政辖村

新安村 碧山村 陈塘村 博陂村 光明村 潭公村 鹤楼村 下联村 星合村 大布村 六德村 大洲村 池竹村 文布村 洪湖村 三联村 茗教村 万松村 桥星村 白沙布村 彭白村 棠阁村 澄溪村 春光村

2 吉林省公主岭市大岭镇

简介

大岭镇位于吉林公主岭市东北部,东与长春市为邻,北与农安县接壤,总面积138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镇总人口31405人,驻街单位有镇政府、农业站、农机站、畜牧站、地税、供销社、邮电、网通、农行、信用社、中学、中心校、卫生院,乡镇企业有机砖厂、采石场等工业户.地理情况为平原地带.辖15个行政村一个街道.民族全部为汉族。

经济发展

大岭镇地方种植主要以玉米为主,其次是蔬菜的种植面积比较大,并且有两种蔬菜被评为省级无公害食品,一种蔬菜被评为国家级无公害食品.

2006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实现5.02亿元,比2001年增长45%,年均递增11.3%,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88万元,比2001年增长52%,年均递增57%,人均纯收入达到5010元,比2001年增长2322元,年均递增25%,居民储蓄达到8080万元,比2001年增长68%,年均递增17%。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2437

男 16638

女 15799

家庭户户数 8475

家庭户总人口(总) 32397

家庭户男 16605

家庭户女 15792

0-14岁(总) 6981

0-14岁男 3593

0-14岁女 3388

15-64岁(总) 23529

15-64岁男 12036

15-64岁女 11493

65岁及以上(总) 1927

65岁及以上男 1009

65岁及以上女 918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1755

下辖村

大岭村 岭西村 永兴村 山咀子村 二道村 南道村 南兴村 三合村 黄花村 东沟村 姜李村 崔家村 永和村 长发村 孟家村

3 吉林省榆树市大岭镇

基本概况

大岭镇位于榆树市北部,距榆树市区25公里。地处东经126℃31′~126℃46′,北纬44℃46′~46℃01′。东与新庄镇毗邻;南与城发乡、环城乡搭界;西与太安乡、育民乡接壤;北与黑龙江省五常市隔拉林河相望。镇域南北长32公里,东西宽24公里,幅员284平方公里,耕地17921公顷。辖18个村(大岭、树立、顾陈、虎岗、高山、贾泉、东兴、大龙、临河、林家、怀家、义山、义合、兴农、滕信、建设、民主、兰旗),1个村级街道(大岭镇区),164个自然屯,206个村民小组。2007年大岭镇总户数18232户,其中农业户15308户,总人口61820人,其中农业人口58621人,劳动力22014人。住有汉、满、回、朝鲜、蒙古5个民族。

因驻地大岭得名。清初此地为禁垦围场。乾隆初期开发。咸丰末年形成集市。伪满时期曾设大岭村公所,警察署。解放后属榆树。

自然情况

大岭镇属内陆平原区,东部是弧形低洼平原,红石山是天然分界线,将南低北高截然分开。卡岔河由镇西南入境,向东北方向流经林家、临河、大龙、大岭、兰旗、怀家、义山6个村22个自然屯。拉林河绕大岭镇义山、义合、兴农3个村,流入育民乡境内。大岭镇境内有2座山,即牛头山和雷劈山。

气候状况

大岭镇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大干燥,冬季温长寒冷。年平均气温4.5℃,最低气温在1月为-32℃,最高气温在7月为35℃。年平均有效积温2850℃,平均光照262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95毫米,无霜期145天,初霜期在9月27日,终霜期在4月30日。

经济概况

大岭镇耕地面积17921公顷,年总收入10亿元,人均纯收入4950元。其中甜瓜种植面积2500公顷,收入1.3亿元,人均纯收入1345元,占全镇人均纯收入的27.2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