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连自然博物馆 |
释义 | 大连自然博物馆是中国自然历史性博物馆。分为旧馆和新馆。旧馆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陈列面积2470平方米。馆舍为俄式建筑,建于1900年以前,原是沙俄帝国侵占大连时的市政厅,1925年 3月扩建为满蒙物资参考馆,1926年改名为满蒙资源馆,1931年末更名为满洲资源馆。1945年归属中长铁路大连分局,定名为东北资源馆。1950年由大连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1959年改名为大连自然博物馆。1995年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决定移址建新馆。1998年10月,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旧馆大连自然博物馆旧址建筑,是1898年沙俄统治时期修建的市政厅大楼。该建筑位于辽宁省大连市胜利桥北,是一幢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古建筑,是大连市初建时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1997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1907年,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前身是日本侵占东北以后,由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创办的“地质调查所”。 1923年调查所大量收集东北各地自然标本和资料后,增设了陈列室,主要展示岩矿和部分古生物标本,并注明标本的产地、藏量、开采价值和用途等,只供日本少数上层人物观赏研究。 1926年,由于展示的标本种类增多,陈列内容增加,收集标本的地域不断扩大,涵盖了东北及蒙古等地的多种资源,将陈列室改为“满蒙物质参考馆”,同年正式对外开放。 1928年“满蒙物质参考馆”在原建筑的两翼和后部扩建2000平方米,又进一步将历年从我国东北、蒙古、西伯利亚、欧美等地搜集的岩矿标本以及农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的实物标本和图文资料汇集起来,于同年11月份成立了供科学研究和观赏的“满蒙资源馆”。 1932年在展示原有资源标本外,还增加了东北、蒙古等地的民俗陈列内容,并将馆名改为“满洲资源馆”。 1945年大连解放后,8月23日由中国长春铁路公司接管本馆,易名为“东北地方志博物馆”中长铁路科研所委托苏联地质专家叶果洛夫担任馆长, 并对原有的陈列进行修整。 1950年11月份,中长铁路局将本馆移交给大连市人民政府文教局管理,同时将馆名改为“东北资源馆”充实调整了陈列内容,主要展览我国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建国后的新成就,成为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普及科学知识的文化阵地。 1959年,在庆祝抗战胜利14周年纪念日这天,正式定名为“大连自然博物馆”,并请当时担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馆名。 新馆新馆坐落于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西村街40号(星海公园西侧),地处风景秀丽的黑石礁海滨,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三面环海,礁石环绕。新馆建筑为典型的现代欧式风格,蓝色的屋顶与碧海、蓝天、白云相互辉映,景色怡人。馆内现收藏各种动植物、古生物及岩矿标本20万余件,其中大型海洋哺乳动物标本是该馆的突出特色。馆内现开设地球、恐龙、海洋生物、东北森林动物、湿地、物种多样性等12个展厅。展厅内的触摸式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彩电以及中央空调、楼宇自控、保安监控等高科技硬件设备,给观众创造了一个方便舒适的欣赏环境。另外,还有供观众休息、观海的休息厅,供学术研讨等文化主题活动的多功能厅,以及商店、餐饮等服务设施。 博物馆馆藏大连自然博物馆有各种标本近20万件,珍贵标本6千余件,一级藏品264件。馆藏特点是海洋生物标本和“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其中海兽标本20余种,其种类和数量在国内自然史博物馆中是最多的,其中大型鲸类、儒艮、白鳍豚、大熊猫、金丝猴、针鼹、鸭嘴兽、朱鹮、极乐鸟、蜂鸟及最早的食虫类远藤兽化石等,均为世界珍贵标本。黑露脊鲸体长17.1米,体重66.7吨,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黑露脊鲸外形标本。长须鲸体长18.4米,体重 34.7 吨,是中国目前唯一的长须鲸外形标本。古莲子被埋藏距今约821~1251年,经过培育仍可发芽开花。该馆还保存着成套的台湾省昆虫和大量的世界昆虫标本及德国、日本、朝鲜、苏联等国的岩矿标本。其中朝鲜半岛的正长石晶族,其晶簇之大,晶形之美,为国内外罕见。“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在国内是种类最多最有特点的,其中一窝鹦鹉嘴龙化石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惟一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震惊世界的国宝级化石标本,其研究成果论文已发表在《Nature》(2004年9月431期)上。 该馆基本陈列分为海洋生物、地质矿产、生命的起源与人类的出现、动物和植物5大部分,共陈列标本4853件。其中黄海、渤海海洋生物陈列突出了地方特色。大型鲸类标本陈列,国内居首,国外也屈指可数。该馆还经常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如:《中国毛人图片展览》、《优生、优育、优教育》、《法国性的自然史展览》、《世界昆虫展》、《南极展》、《南海展》等。 该馆参与了省市和全国的动物志、植物志等书籍的编写工作。《中国毛人》一书获1983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蛇岛考察》获1978年省重大科技成果奖。 该馆还常与国外进行学术交流。1984年9月,日本北九州市自然史博物馆应邀到该馆展出了《世界的昆虫》。1986年8月,该馆应邀到日本北九州市、午鹤市展出了《东北的鸟兽》。 分类大连自然博物馆馆内现开设地球、恐龙、海洋生物、东北森林动物、湿地、物种多样性、辽西古生物化石等12个展厅。走进序厅,一幅长22米、高3米的巨型浮雕将“自然与人”艺术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气势宏大壮观;恐龙展厅内40米长的巨幅半景画和栩栩如生的恐龙生态模型,演示了恐龙产生、发展、灭亡的全过程,观众可直观地了解恐龙及其生活环境;十分珍稀精美的辽西古生物化石,仿佛在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发生在亿万年前的神奇故事,使我们对生命的进化产生无限遐想和对未来的深思;在物种多样性展厅内,观众只需按下按钮就可以听到来自自然界近30种鸟类的鸣叫;走进东北森林动物展厅,犹如进入茂密的原始森林,各种动物集聚在你的身边,使人不禁发出要爱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感叹;触摸式多媒体电脑、大屏幕彩电,以及中央空调、楼宇自控、保安监控、数码自动讲解系统等高科技硬件设备,给观众创造了一个方便、舒适的参观环境,此外还有供学述研讨等文化活动的多功能厅,供观众休息、观景的休息厅,以及购物、饮食等服务设施。 合作研究博物馆与美国新泽西州立博物馆建立馆际交流合作伙伴关系 博物馆与新泽西州立博物馆进行交流合作 博物馆与美国落杉矶自然史博物馆进行合作研究 博物馆与美国博物馆进行古生物化石合作研究 展厅肯尼斯·贝林展厅非洲,广袤而神秘。在人类已经占据了地球上绝大多数适合生命生存的空间的今天,非洲还有未经人类侵扰的森林、湿地、草原……;有充满灵性的最蓬勃的生命;有自然世界为生存而不断上演的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戏剧”……。 “肯尼斯·贝林展厅”将非洲最真实、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呈现给观众。 巨鲸展厅巨鲸展厅的展示主题是“海洋巨兽”。巨鲸是地球上现生的最大动物。几个世纪以来,由于世界各地沿海国家的大规模捕杀活动,使巨鲸的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其种群数量正在锐减,有的鲸类数量已到了难以恢复的境地,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体型硕大的巨鲸令人惊奇且着迷,人们一生中很难有机会亲眼见到这些庞然大物。本展厅展示了我馆收藏的部分巨鲸外形和骨骼标本,有重达66.7吨的黑露脊鲸、52吨重的抹香鲸和34.7吨重的长须鲸等,这些馆藏标本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博物馆都难得一见。 恐龙展厅在距今二亿二千五百万年至六千五百万年间,地球上曾居住过一群奇特的生物- -恐龙。恐龙是什么?它们是怎样诞生,成长与死亡的?有着什么样的生活习性?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沿着恐龙走过的足迹,去探索恐龙的秘密。 东北森林动物展厅东北是中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分布着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阔叶林等。在这片茂密的森林里生活着无数美丽可爱的野生动物,它们有着各不相同的外貌和习性。有威风凛凛的森林之王--东北虎;外表憨厚,甚至有些愚笨,实则身手不凡的黑熊、棕熊;个性残忍,然而却极富母爱的狼;每种动物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东北森林这片土地上顽强地生存着。 湿地展厅湿地孕育了缤纷的动植物、微生物世界:水面上细小的浮萍,水中的水草,水底的微生物,岸边生长的芦苇与成行的树木……许多世纪以来,人类不断地从湿地获取大量食物、水、木材等。同时也不断地在湿地上进行围垦、污染、酷捕、滥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严重破坏了湿地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湿地同其地任何大自然的恩赐一样,都不是人类所应独享的和取之不尽的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其它生物息息相关,应该成为同舟共济的伙伴,只有人和植物、动物共存互利,湿地才会永远不断地承载着水草、树木、鱼虾、鸟儿和兽类,才会不断地发挥其功能。 湿地展厅通过五个开放式景观:“独特的红树林湿地”、“青藏高原湿地”、“鹤乡——扎龙湿地”、“红色海岸——双台河口湿地”、“鸟类迁徙的通道——老铁山”及有关湿地知识的介绍,向观众描绘了一幅湿地自然生态环境图。 地球展厅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家园。地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奉献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而人类在创造高度文明的同时,却污染了环境,破坏了地球,并给自己的生存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的命运与地球息息相关。因此,了解,认识和保护地球家园已成为当今全人类共同责任和义务。 物种多样性展厅生命世界,物种万千,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一种覆灭,一种勃兴,都为宇宙匆匆过客。现在生物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在丧失。任何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这种对后代可能是最宝贵的资源。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依赖的青山绿水,蓝天沃野,乃是人类当务之急。 软骨鱼类展厅鲨、鳐和银鲛是软骨鱼。鲨在软骨鱼中是个体较大的,有些鲨凶猛无比称霸海洋。它们体内无鳔、身体较重,但大多数的体形和鳍经过演化后都能减少水的阻力或增强游泳能力。 辽西化石展厅中国辽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出产于这里的中生代"热河生物群"动、植物化石,更是举世罕见,天下无双,它涵盖了中生代几乎所有的陆相生物门类,是一部解读生命历 史的百科全书,尤其是哺乳类、古鸟类、带毛恐龙、蛙类和被子植物化石等,是打开生物进化史上许多悬而未决问题之门的金钥匙,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乃至世界第一,堪称国之瑰宝。 人与自然展厅大连自然博物馆的展览是以“自然与人”为主题进行设计的。当观众步入馆内的陈列大厅时,首先跃入眼前的是由肯尼斯·贝林先生于2003年捐赠的非洲象,肩高3.0米,体长约5.1米,尾长1.5米,体重约6000公斤。后面是一幅长22米,高3米的大型浮雕,他们将“自然与人”艺术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气势宏大而壮观,充分体现了滨城特色和陈列展示主题。 海洋无脊椎展厅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辽阔的海洋孕育了种类繁多,形态万千,绚丽多彩的海洋生物。海藻,海贝,虾蟹,棘皮动物……它们和人类的衣食住行紧密相关。 中国是海洋大国,蓝色的国土是我们美好的家园。21世纪是海洋世纪,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保护、开发、改造海洋,使更多的海洋生物为人类造福。 硬骨鱼类展厅硬骨鱼是鱼类中最大一类群,现存2万多种,几乎占脊椎动物总数的一半。它们的骨骼为硬骨,有一对鳃孔,大多数硬骨鱼有鳔,可以控制在水中的沉浮,体形适合在水中自如游动。 海洋哺乳动物展厅海洋哺乳动物展厅的陈列主题是“海兽奥秘”。海洋哺乳动物指哺乳类中适于海栖的特殊类群,简称海兽。一般包括鲸类、海牛类、鳍脚类、海獭及北极熊。从本展厅中观众可以了解海兽的历史、导致海兽种群濒临灭绝的原因以及有效的保护措施。这里展示了许多珍贵的标本,有虎鲸、白暨豚、儒艮等,观众还可以听到鲸的声音以及演示鲸的回声定位的装置。 博物馆获奖1 文明单位 中共大连市委员会 大连市人民政府 2006.3 2 大连自然博物馆被评为2005年度大连市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大连市环境保护局 2006.2.28 3 2005年大连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热河生物群化石研究项目) 大连市人民政府 2005年12月 4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05年11月21日 5 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2005.11 6 优秀科普教育基地 大连市科学技术局 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 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 2005年5月 7 环境教育基地(大连市首届环境教育基地) 大连市环境保护局 2004年6月 8 2003年大连市旅游工作先进单位 大连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 ? 9 2002年度大连市旅游工作先进单位 大连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 2003年2月 10 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科协 2002.12 11 扶残助残挚爱情深 大连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 2002. 2 12 大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陈列二期工程) 大连市人民政府 2001年12月 13 在2000~2001年度“大连市青少年绿色承诺行动”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集体 “大连市青少年绿色承诺行动”指导委员会 2001年6月 14 2000年度全国十大陈列精品最佳新技术、新材料运用奖 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文物报社 2001年6月 15 2000年度全国十大陈列精品奖 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文物报社 2001年6月 16 大连市科普教育基地 大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 17 大连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杯) 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 2001年5月 18 在2000年旅游促销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旅游促销先进单位 大连市人民政府 2001年2月23日 19 大连市”张裕杯”首届十佳环保景点评选获奖单位 大连市环境保护局 2000年6月 20 辽宁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省科协、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 2000年5月 21 大连自然博物馆:在冬季旅游购物到大连活动中,获先进单位称号 大连市人民政府 1999年3月 22 授予:大连自然博物馆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 1997年5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