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嗣昌墓
释义

沅江县杨嗣昌墓

位于新江镇境内,1980年沅江县政府将杨嗣昌墓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鲸的祖山在龙阳兔子哨,今属沅江市新湾镇丽园村月形组。这里是洞庭湖中心赤山岛最南面的一个山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叫杨阁老公社蠡园大队月形山小队。整个山头好象一个半圆形的岛屿,从上到下象半边月亮弯着伸向湖中。与从下而上的半圆形湖汊形成一个“太极圈”似的独特地形。古时候森林茂密,山上有七棵高大的樟树。杨嗣昌的陵墓就在这七棵大树中间。当地人称为“七星伴月”。这里毗邻洞庭湖的水路要道,是长沙与常德的水路必经之地。过往船只远远就看到七棵参天大树,行船人以大树为标志,好象用手对着大树作揖打拱。每逢傍晚来临或刮风下雨,过往船只必须到月形山下的湖汊过夜,船上灯火点点,俗称“日有千人打拱,夜有万盏明灯”,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自从杨嗣昌葬在这里以后,山下的天然湖汊就成了理想的避风港湾,停靠的船只越来越多,湖汊的右岸逐步形成了一个集镇,取名“杨阁老镇”。自1954年涨大水淹没以后,由于湖场的变化,该镇不复存在。

桃源金厂溪杨嗣昌墓

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从宁乡、益阳攻入龙阳。其部将周圣楷,湖南湘潭人,字伯孔。原在杨嗣昌之父杨鹤门下供职,官运亨通,颇受重用。杨鹤去世后,杨嗣昌逐渐疏远了他,以至仕途不畅,对杨怀恨在心。当崇祯帝夺情起复杨嗣昌时,他和宁乡人严首升一起,以知情者“门下客”的身份,“首腾谤书”,大肆攻击和诽谤杨嗣昌,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杨嗣昌因此而声名狼藉。此时,他又和张献忠一道,带兵攻占龙阳,“心恨嗣昌,发其七世祖墓。焚嗣昌夫妇柩,断其尸见血。”其惨状目不忍睹。张献忠的义军撤离常德之后,杨嗣昌的子孙后代在赤山附近的草莽中找到了杨嗣昌的半截尸体和祖辈们的残骸,将其改葬于杨嗣昌的舅外公龙膺家族的祖山——桃源金厂溪。此地今属桃源县沙坪镇红花村七星组杨阁湾(有人误为羊角湾)。陵墓位于今该村村民唐伯富的承包山上,座西朝东,山坡高百余米,山脊约有十多米宽,地势非常险要,风水很好,俗称“天鹅抱蛋之地”,离沙坪镇南郊仅两公里。2004年清明节时,杨嗣昌的后人在此重立杨墓之碑。碑的正中镌刻着“故高祖考杨公嗣昌大人墓”11个大字。碑的两旁是一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