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式太极剑
释义

基本信息

作 者: 李德印

出 版 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810516211 ; 978-7-81051-621-1

I S B N : 7810516213  出版时间: 2002-9-6

开 本: 32开  页 数: 72

内容简介

虽然太极剑历史不长,但它开展之广,影响之大,远远超过了太极刀、枪、棍、杆等器械,成为最受太极拳爱好者欢迎的器械项目。太极剑的健身性、艺术性、群众性已为事实肯定和群众接受。

本书介绍的杨式五十六式太极剑,是作者协助李天骥先生整理改编的传统套路。它进一步发扬了杨式太极剑的风格特点,同时使剑法更加规范明确,符合“武术竞赛规则”要求,动作造型也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本书目录

1、起势(弓步前指)

2、三环套月(丁步点剑)

3、人魁星式(独立反刺)

4、蜻蜒点水(捉膝点剑)

5、燕子抄水(仆步横扫)

6、左右拦扫(左右平带)

7、小魁星式(虚步撩剑)

8、燕子入巢(仆步穿剑)

9、虎抱头(虚步捧剑)

10、灵猫捕鼠(跳步下刺)

11、黄蜂入洞(转身平刺)

12、凤凰双展翅(同身平斩)

13、小魁星式(虚步撩剑)

14、太公等鱼(虚步反刺)

15、拨草寻蛇(左右下截)

16、哪吒探海(独立抡劈)

17、怀中抱月(退步回抽)

18、宿鸟投林(独立上刺)

19、乌龙摆尾(撤步平刺)

20、青龙出水(左弓步刺)

21、风卷荷叶(转身斜带)

22、狮子摇头(缩身斜带)

23、虎抱头(提膝捧剑)

24、野马跳涧(跳步平刺)

25、悬崖勒马(仰身云斩)

26、转身指南(并步’F刺)

27、迎风掸尘(弓步拦剑)

28、顺水推舟(进步反刺)

29、流星赶月(反身回劈)

30、天马行空(歇步压剑)

31、燕子衔泥(虚步点剑)

32、挑帘式(独立架托)

33、左车轮剑(弓步挂劈)

34、右车轮剑(虚步抡劈)

35、大鹏展翅(撤步反击)

36、水中捞月(弓步撩剑)

37、怀中包月(提膝捧剑)

38、夜叉探海(独立下刺)

39、犀牛望月(弓步同抽)

40、射雁式(虚步回抽)

41、青龙探爪(并步击剑)

42、凤凰单展翅(回身平斩)

43、左右跨拦(盖步截剑)

44、射雁式(虚步回抽)

45、白猿献果(并步上刺)

46、左右落花(丁步叫抽)

47、玉女穿梭(转身下刺)

48、斜飞式(弓步削剑)

49、白虎搅尾(弓步抡劈)

50、鱼跳龙门(跳步上刺)

51、乌龙绞柱(转身撩剑)

52、水中捞月(弓步撩剑)

53、仙人指路(丁步回抽)

54、风扫梅花(旋转平抹)

55、并步指南(并步平刺)

56、收势(接剑还原)

精彩书摘

(二)学练要领

1.四法熟练,打好基础

武术中拳术是器械的基础。武术家常把手法、步法、身法、眼法称为剑术练习"四要"。只有"四要"熟练贯通,才能与剑法相合,做到手、眼、身、法、步完整统。

手法是指上肢的运转,表现剑法的连接环节。一切剑法的变招换势都要求手法松顺灵活,路线准确,力点分明,同时表现出沉肩、虚腋、垂肘、活腕等太极拳要领。在剑术练习中,剑指的运用具有卜分币=要的作用,它可以助势助力,维持平衡,提高造型的美感和稳定性。这种手法训练是剑术练习的基础,不可忽视。步法和身法是练好剑术的关键。剑术的起落、进退、走转、平衡、跳跃都有赖下步法的灵活、桩步的稳崮和腿法的柔韧。而剑法的表现,劲力的蓄发和开合,以及要将腰背之力贯于剑锋,则全赖于身法的运用。尤其是在拧转、俯仰、屈伸等身法变化中保持中一舒展、斜巾寓正,更需要有扎实的身制、身法训练作基础。眼法是表达神意的窗口,是观变、应变的先行,义是意领神聚、宁静自然、从容大度的体现。只有意到、眼到、手到、剑到,眼法与剑法紧密配合,才能表现出太极剑以意领剑,势动神随的神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3: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