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烈禹 |
释义 | 杨烈禹--著名笛子演奏家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管弦乐学会竹笛、葫芦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济源市曲艺家协会理事,济源竹笛葫芦丝学会会长,济源教体系统老干部艺术团秘书长,济源群艺馆艺术团首席笛子和笛子葫芦丝培训教师,济源老干部大学二胡笛子葫芦丝教师。 不管旭日初升的清晨,还是夜幕降临的傍晚,在世纪广场或文化城,几乎都会响起一阵悠扬的笛子声,时而舒缓如小河流水,时而急切如玉珠落盘,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聆听,还有人点他吹奏独奏曲和歌曲,更有不少笛子葫芦丝爱好者追着学习。这位颇受欢迎的笛子演奏家名叫杨烈禹,是市教体局的一位退休干部。 杨烈禹自幼喜欢器乐,13岁就在农村文艺队吹笛、弹琴、拉二胡;1972从焦枝铁路守护营应征入伍,在南京部队军文工团吹笛并担任乐队队长,他抓住机遇苦练吹奏技巧,并得到名师指点,笛子吹奏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多次获得军队和地方器乐演奏大奖。提干后,被调到驻苏州某部负责文体宣传,更有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并荣立三等功。1990年以营级干部转业任豫光集团宣传部长,那年适逢我市举办全市文艺大赛,他以一曲《扬鞭催马运粮忙》而获得笛子独奏一等奖。1992年,我市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市),由于他有着丰富的文体工作经验和文字工作基础,又是地方少有的篮球和乒乓球国家一级裁判,他被调至市体委任办公室主任。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使他不得不暂时搁置了心爱的笛子。 2002年年底,杨烈禹提前退休,市群艺馆领导找上门来,请他担任群艺馆乐队笛子演奏员,他便又重新拿起笛子,吹奏更加精彩的人生乐章。毕竟,他的童子功和在部队多年的专业训练,打下了坚实的笛子吹奏基础,于是河南电视台“梨园春”到济源演出,他担任笛子伴奏;2005年随市群艺馆艺术团参加全省民族器乐曲大赛获金奖;2007年参加河南省民乐大赛获“群星奖”;在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等频频亮相,并屡屡参加全市的文艺演出和春节文艺晚会。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大会议期间,杨烈禹随市教体系统老干部艺术团,代表河南省特邀晋京参加国家文化部、广电总局、民政部、全国妇联、国家老龄委等五部委在北京民族文化馆大剧院举办的大型文艺晚会,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央视三套播出了实况。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弘扬民族艺术,培养更多的民乐演奏人才,近年来杨烈禹多次应邀到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讲授笛子艺术,义务为驻济部队培训笛子等乐器爱好者300余人,为我市企事业单位以及中小学开班授课,其中东园小学学生耿若蕾和沁园中学刘盼同学,于2008年7月代表河南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未来之星”全国特长生文化艺术周暨第五届中国优秀特长生推选活动总决赛,分别获得民乐(笛子)全国金奖和铜奖,并授予“未来之星中国优秀特长生”荣誉称号;杨烈禹也被授予“全国优秀园丁奖”,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聘为理事会理事。 杨烈禹的名气大了,参加全国、省、市文艺交流和演出多了,还要举办培训班,成立民乐队训练等,比上班还忙。找杨烈禹学笛子葫芦丝的人也络绎不绝,小到6岁,大到80岁,各年龄段的都有,他总是来者不拒,毫不保留,热心传授。省管弦乐学会竹笛葫芦丝专业委员会今年5月成立,他被聘为副会长,活动更多了,也更忙了,更累了。但他忙得高兴,累得欣慰。他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热爱笛子葫芦丝等民乐演奏,把笛子、葫芦丝等民族乐器的演奏艺术发扬光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