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
释义 | 能源与动力学院设有热能与动力工程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2个本科专业,下设动力机械及自动化、叶轮机械及自动化、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五个专业方向;有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工程热物理、能源与环境工程6个硕士点及6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简介成立时间能源与动力学院成立于2006年,前身是动力工程系,是大工建校时就已创立的老牌学科之一。 所设专业能源与动力学院其中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院下设动力工程系和能源工程系;设有内燃机工程研究所、叶轮流体机械研究所、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学院下设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燃机实验室(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和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并设能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包括国家经贸委大连中国节能教育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新能源与节能研究中心、大连理工大学船用柴油机测试中心(中国船级社授权)、大连市交通事故研究中心、辽宁省内燃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辽宁省工业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沈阳鼓风机厂国家级技术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分中心、大连冰山集团国家级技术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分中心制冷技术部)。 师资力量全院有教职工75人,其中兼职院士1人,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23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者43人。目前,在校本科生754人,硕士研究生220人,博士研究生46人,博士后9人。学院目前承担国“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部委、辽宁省科研项目数十项,横向项目上百项,年均科研经费千万元以上。近年来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400百余篇。 “九五”和“十五”期间,学院得到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一期及二期工程的支持,实验室仪器设备得到较大幅度的更新,能源与动力馆(8000㎡)及内燃机实验室与办公大楼的全面改装,使教学科研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目前学校正在规划建设新的能源与动力大楼(2.5万㎡),届时教学科研环境将得到更大的改善。 成就多年来,能源与动力学院始终坚持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将人才培养作为首要工作,在不断强化教师队伍、优化课程体系的同时,深入进行教学模式、方法的改革、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目前,学院以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作为根本使命,全面推进以“基于通识教育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为特征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行研究型教学模式,根据专业特点不断加大参与式教学的比例,注重学生的创新教育;同时注重外向型人才的培养,提倡教学与国际的接轨,双语教学课程的比重稳步加大;毕业生的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赞誉,近几年的供需比保持在1:15的水平,一次就业率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面较宽,可在国防、航天、航空、舰船、机车、汽车、核电、热电、制冷及空调、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与动力及能源相关的领域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从事设计、制造、教学、科研开发和管理工作;约80%以上的毕业生在北京、上海、大连、青岛、南京、杭州、宁波、无锡、深圳、珠海、广州、哈尔滨、沈阳、长春等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工作。 与国外合作能源与动力学院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经与日本、英国、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关系,并且与英国拉夫堡大学联合办学培养本科生。新生入学一年后,如果外语达到规定的要求,家庭经济条件许可并自愿出国学习者,经选拔获得签证后,从第三学年开始到英国拉夫堡大学学习工程学士学位课程,成绩合格者获得英国拉夫堡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另外完成大连理工大学四年学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经申请选拔可以到英国拉夫堡大学继续进行1年的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可获得英国拉夫堡大学的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院长致辞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规模的空前发展,能源和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已成为 21 世纪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亟待解决的两大关键。因此,作为从事能源和动力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专业人员,我们重任在肩! 自大连理工大学创立的数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辛勤耕耘,目前大工能源与动力学院已经成为国内实力强劲的一流研究型学院。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科研工作和科研能力优势明显的优秀教师队伍;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点、6个硕士点和2个本科专业;同时还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基础雄厚、治学严谨、注重实践,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与办学特色,为中国能源与动力等行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专业人才,极大地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形成、发展和快速进步。能源与动力学院也因此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能源与动力等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已培养各类毕业生数千人,大部分已经成为该行业领军人物和企业单位的骨干力量。 伴随时代的脚步,面临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与环境和自然相协调并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大工能动人同样承载起中国能源与动力领域的学科建立、发展与科学技术形成、发展和进步的历史责任,我们将从世界能源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高度和我国能源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凝炼科学问题和学科发展目标,调整和拓展研究方向,更加注重基础、强调有机结合和交叉,面向工业实际,围绕新型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大型动力系统及设备节能关键技术、新型能源转化和利用、环境资源开发与保护等问题,开展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创新。 从这里起航,让我们一起看清水与蓝天相映,落霞与孤鹭齐飞!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