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眼前春色梦中人:林语堂平心论红楼 |
释义 | 图书简介作 者:林语堂著出 版 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1-1 版 次:1 页 数:247 字 数:215000 印刷时间:2007-11-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61338285 包 装:平装 定 价:¥25.00 内容简介文章有典雅的,有闲适的。女人打扮有浓妆的,有淡抹的。做人有规矩的,有天真的。处世有认真的,有飘逸的……读《红楼梦》的人,或偏于黛玉,或偏于宝钗。偏于黛玉的人,也必喜欢晴雯,而恶宝钗,兼恶袭人。女子读者当中,做贤妻良母好媳妇的人,却常同情于宝钗,而深恶晴雯,完全与王夫人同意。这里头就有人生处世的真理存焉。 宝钗与黛玉相对的典型,或者依个人的好恶,认为真伪之别,但是不是真伪二字可了。飘逸与世故,闲适与谨饬,自在与拘束,守礼与放逸,本是生活的两方面,也就是儒、道二教要点不同所在。人生也本应有此二者的调剂,不然,三千年叩头鞠躬,这民族就完了。讲究礼法,待人接物,宝钗得之,袭人也得之。任性孤行,归真返朴,黛玉得之,睛雯也得之。反对礼法,反对文化,反对拘束,赞成存真,失德然后仁,失仁然后义——这些话,不能说全无道理。但是人生在世,一味任性天真,无所顾忌,也是不行的……我想思想本老庄, 作者简介林语堂,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目录序言 论晴雯的头发 再论晴雯的头发 说高鹗手定的《红楼梦》稿 跋曹允中《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问题的研究 《红楼梦》人物年龄与考证 论大闹红楼 俞平伯否认高鹗作伪原文 平心论高鹗 附录一:《红楼梦》考证 附记 附录二:《红楼梦》研究 自序 论续书的不可能 辩后四十回的回目非原有 高鹗续书的依据 后四十回的批评 高本戚本大体的比较 作者的态度 《红楼梦》的风格 《红楼梦》地点问题的商讨 八十回后的《红楼梦》 论秦可卿之死 所谓“旧进真本《红楼梦》” 《红楼梦》正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