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眼眶骨瘤
释义

骨瘤是最常见的眼眶良性骨性肿瘤,生长缓慢,较常见,多单侧发生,多起源于副鼻窦。年龄范围从儿童到老年人均可发生。

【症状和体征】

1. 症状和体征取决于病变起源的副鼻窦或眼眶部位。部分患者有副鼻窦炎症病史。眼球突出和移位呈缓慢进程,可伴眼眶钝痛。

2. 额窦、筛窦是骨瘤的好发部位。发生于额窦或眶顶的骨瘤可使眼球向下移位和突出。发生于筛窦的骨瘤可使眼球向外移位、鼻泪管阻塞等。上颌窦发生的骨瘤较少见,肿瘤较大时可致眼球向上移位、突出。蝶窦骨瘤多侵犯视神经管而致视神经萎缩,甚至视力丧失。眶外壁也可发生骨瘤,较少见。

3. 发生部位在眶前部者可在眶周扪及硬性肿物,边界不清,与骨质连续,无压痛,不活动。挤压眼球明显或肿瘤巨大者,可致眼球运动受限。

【诊断】

1. X光 对于骨性病变有重要价值。X光检查可显示骨瘤的整体形状,呈局限性高密度团块状、分叶状、蘑菇状等。内密度不均质,骨皮质密度较高。

2. CT扫描 骨窗CT可显示病变内密度的不均匀(图)。三维重建CT有利于显示骨瘤的整体形状、表面形态和空间位置(图)。

【鉴别诊断】

1.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青少年好发,缓慢进程。多累及多块颜面骨,比如:额骨、蝶骨、颞骨、颧骨、筛骨等。表现为面部不对称,额颞部扁平隆起,眼球移位和突出,累及视神经管者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甚至视力丧失。

2. 骨化纤维瘤 又称青少年骨化纤维瘤。青少年期发病,表现为缓慢进行性眼球突出或眼球移位。X光、CT表现与骨化程度有关,骨化范围大者类似骨瘤,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边界清晰的骨化影。

3. 蝶骨或额骨脑膜瘤CT扫描可见骨质增生肥厚,密度增高,骨质表面呈毛刺样或虫噬样,病变骨质周围可见软组织影。MRI显示软组织病变清晰,多沿脑膜向颅内生长,“脑膜尾”征是典型表现。

4. 动脉瘤样骨囊肿 青少年好发,常发生于额骨,使眼球下移位。X光和CT扫描可发现薄厚不一的骨性外壳,边界清,内有空腔,空腔内为软组织密度。

【治疗】

1. 瘤体微小、症状轻微者可保守观察。

2. 瘤体较大、症状严重者需手术切除,完整切除或大部分切除预后良好。手术需注意:切口长度要足以取出肿瘤。因骨性肿瘤无压缩性,如取出困难,可用电锯劈开后分块取出;尽量直视下操作,盲目的拉拽会严重损伤眶内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3. 位于眶内上方的骨瘤术中易损伤眶上神经、滑车、上斜肌等结构。与额、筛窦关系密切的巨大骨瘤切除过程中可造成脑脊液鼻瘘、颅脑损伤、术后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可仅切除突入眶内的病变,以避免并发症。

4. 视神经受压迫者需开颅行视神经管减压术,保存有用视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8: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