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岩口组 |
释义 | 阶代码:C1.2 命名佟正祥等1990年命名。命名剖面位于四川盐边县哇落以南约1 km 处。 特征为灰白色厚层角砾状含球粒生物碎屑微晶灰岩,角砾的物质成分为钙质,角砾呈条带状或团块状,大小形状变化大,滑塌构造普遍,生物碎屑除腕足类外,尚有介形虫、有孔虫、藻屑等,具球粒结构,属潮下高内带、台地边缘斜坡相沉积。产丰富的腕足类 Striatifera striata, S.mucronata, Gigantoproductus sp., Dlepinea cf.transversa, Chonetes dalmanianas, Linoproductus convexus, Megachonetes sp.,厚74.2 m。其下与上泥盆统呈假整合接触,上与上石炭统新坝沟组为整合接触。本组时代为大塘期。分布于四川盐边箐河一带,自干海子、哇落、新坝沟、岩口呈北西向展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