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连203高地 |
释义 | 大连203高地 “203高地”是日俄战争旅顺陆战西部战役争压最残酷的主战场,它位于旅顺新市区西北约三公里处。原名猴石山,因山势险峻,怪石峥嵘,如群猴蹲山,猴石山之名由此而来。又因其海拔高度203米,所以日俄战争期间被称为“203高地”。站在高地主峰向西北眺望,可以看到位于渤海的世界奇岛——蛇岛,西南方是辽东半岛最南端的老铁山,向东南可俯瞰旅顺军港。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战后日本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把包括旅顺大连以及整个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日本对旅顺口早就垂涎三尺,就这样第一次侵占了旅顺。 日本占领旅顺后,沙俄认为妨碍了他们独占东北尤其是把旅顺变成沙俄海军舰队停泊港口的扩张计划,于是沙俄联合德法干涉日本返还辽东半岛,迫使日本在1895年12月25日撤离了旅顺口。沙俄在日本撤离之后,于1898年强行租借了旅大。旅顺口被沙俄强占,日本决心有朝一日卷土重来,用武力驱逐沙俄,以便取而代之,再次占领旅顺口。于1904年2月6日,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率领联合舰队从佐世堡港出发,于2月8日到达旅顺港外,袭击了停泊在那里的沙俄太平洋舰队第一分舰队,从而爆发了日俄战争旅顺要塞争夺战。开始伊始,日军企图从海上登陆,但由于海面被沙俄岸炮封锁,港口狭小,易守难攻。虽采取“沉船堵港”的战术也难以控制旅顺口。因此,日军改变战术,从金州登陆,攻占大连之后,直扑旅顺口。当时沙俄为了抵抗日军进犯,在旅顺设置了东、西、中三条防线。二O三高地是西部防线的制高点。由于二O三高地可以控制市区和军港要塞,因此,日俄双方的高级指挥官都参与了指挥争夺203高地的战斗全程。 日军在攻打203高地之前,俄军在山上只有两个炮兵连驻守,高地上筑有一道步兵壕,还有数个掩体等临时工事,散兵壕前设有铁丝网。此外,还有第二道散兵壕。它所处的地形虽有利,但没有多大的使用价值,这个阵地的最大缺陷是左翼有一片较大的死角区。1904年5月下旬,日俄战争金州南山战役结束后,俄军匆忙在临时防御工事装备150毫米加农炮、速射炮各2门。6月2日,俄军西伯利亚第五阻击团在此守备,指挥官是特列齐亚诺夫上校。 在1904年9月份日军发动总攻后,俄军进一步加固203高地的工事;这些工事包括环境两峰的深壕,在峰上挖有很深内壕的连环工事和左峰上配备火炮的炮台。这个炮台也是一个永备工事,有暗壕与野战连及左峰上的多面堡相通,后坡上筑有供预备队使用的掩体。在山根环形壕前面和左多面堡与山根环形壕的鹿岩之间没有铁丝网。另外,除了上述工事和多面堡外,俄军通过在斜坡上爆破,构筑了宽敞的隐蔽部。为解决203高地吃水问题,还专门建了一座其它阵地上所没有的抽水站,足以证明俄军指挥部对203高地多么重视。 随着203高地争夺战的进展,俄军不断增兵,并调配7门大炮和2门152毫米舰炮。在驻守“203”高地全过程中,沙俄累计投入总兵力达80多个连,近万人。日军向9月19日对203高地发起了进攻,主攻部队是日本第三军司令乃木希典的第一、七师团。由于久攻不下,日军又投入兵力一万多人,发炮弹1万1千多发,组织了七十余次冲锋。日军满洲军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自烟台到旅顺督战,乃木希典亲自到前线指挥。日军采用当时最先进武器,还不惜工本与人力在山下挖了一道临时战壕用作攻击。到11月27日,日军成功地将自己的平行壕挖至距203高地环形壕150——200步处。随着黎明来临,日军280毫米榴弹炮和其它一些攻城炮开始猛烈轰击203高地。至17时许,203高地上的22个掩蔽部和西南坡上的一段胸墙被摧毁。随后,日军第一师、加强第4予备旅的第38团、7师26团的2个营,向西山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俄军却不顾日军的绝对优势兵力,拼死抵抗,到当晚21时击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并着手抢修工事。 11月28日至29日,日军又组织多次冲锋,日本第三军司令乃木希典被迫将第7师的生力军投入战斗,又以异常猛烈的火力炮击203高地。仅11月29日这一天,日军的火炮便向203高地倾泻千余发炮弹。日俄双方都充分认识到203高地对今后的战斗进程及旅顺争夺战结局的重要性,因此这一地段的战斗特别激烈,双方的尸体堆积了四五层,填满了北坡壕沟。11月30日,乃木希典的小儿子乃木保典少尉向高地冲击时,被俄军打死在北坡300米处。当有人把此事转告乃木希典时,他故作镇静地说:“是啊,他(指乃木保典)终于获得了一次为天皇尽忠的机会啦。”而当夜深人静时,乃木希典却又哭着喊道:“保典啊,我的儿!”充分暴露出这个日本军阀色厉内荏的虚伪嘴脸。 作为守卫的沙俄部队处境更是十分危急,203高地环形壕全部被毁,43个掩蔽部仅两个完整无损,守卫者实际上已经完全失去隐蔽,只能靠手榴弹,自刃格斗实施反击,伤亡惨重。到12月1日傍晚,仅前往包扎所的伤员就有1600人。而在争夺203高地的五天战斗中,俄军伤亡达1500人,负责203防御的指挥官特列季亚诺夫上校也身负重伤。沙俄陆防司令康特拉琴柯不断向203高地派遣增援部队,旅顺要塞总予备队很快耗尽,开始从陆上防线其它地段和分舰队抽调力量增援203高地。 1904年12月5日7时55分,日军再次向203高地倾泻大量280毫米榴弹炮、爆破弹与穿甲弹,对203高地进行孤注一掷的进攻。炮击刚一开始,俄军陆防司令康特拉琴柯便亲临担任守卫203高地的俄军第五团司令部,直接指挥203高地防御战。日军的进攻于8时15分开始,战斗很快就达到白热化。日本人不惜一切代价,步步逼近。在战场观战的英国“每日邮报”记者后来报道:“最大的障碍是铁丝网。日本人用刀剪,用手扯,用牙咬,拔出铁丝网上的木桩,或是系上粗绳,把它拖走。”日俄双方士兵短兵相接,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格斗,203高地成了血肉横飞的巨大坟场。 到12月5日15时,俄军指挥官发现,继续向203高地派遣增援部队不但未能扭转战局,而且将会削弱其它地段的力量,有可能导致其它防御地段失陷。同时,日军的夹击并未减弱。自当天凌晨至下午,203高地已先后更换了四名指挥员,日军实际上已经占据了二O三高地的两座主峰。经过连续9天的战斗、炮击、肉搏,使203高地沙俄守军的幸存者遍体鳞伤、精疲力竭、无力继续抗敌。到当日17时30分,俄军撤出203高地。当夜幕降临时,从203高地撤下的官兵在两个连后勤队的协助下,试图夺回阵地。但日军已在203高地架起了机枪,俄军实施反击的企图成为泡影。这样,203高地就被日军牢牢地占领了。仅一周时间,日军将校战死97人,士兵战死1885人,将校伤163人,士兵伤4001人,死伤合计6200人。为攻打203高地,日军使用大小火炮60余门,发射炮弹11000发,其中280毫米榴弹炮炮弹2254发,重达489.118吨。在争夺203高地的厮杀中,日军总计伤亡1万余人,俄军总计伤亡6千余人,是日俄战争旅顺要塞争夺战双方伤亡人数最多的激烈战场。 日军占领了“203”高地后,在南部顶峰设立观测所,指引重型火炮将停泊在旅顺港内的装甲舰“胜利号”、“波尔塔瓦”,巡洋舰“列特维占”和“曙光号”等部分俄舰击沉,并策应攻陷了松树山、鸡冠山等永久堡垒。由此促使驻守旅顺口的俄军开械投降,也使东乡平八郎率领的日本联合舰队得以在对马海峡消灭了沙俄庞大的增援舰队。 日俄战争结束后,乃木希典以203高地的谐音将此山改名为“尔灵山”,并且修建了一座高10.3米,形似日式步枪子弹的战迹碑。碑体是由战后在此山搜集的炮弹皮,废旧武器冶炼铸成的。乃木希典亲笔手书碑铭并赋诗一首:“尔灵山险岂难攀,男儿创业期可艰,铁血履山山形改,万众敬仰尔灵山。”以此吹嘘日军的“赫赫战功”。 日俄战争后的日本统治当局,对旅顺要塞争夺战的主战场遗迹极为重视。除日军第三军参谋长伊卡地发起成立“满洲战迹保存会”外,还对旧战场的遗迹进行维修和建设,在日俄双方争夺激烈的山峰上建塔竖碑,开设“战迹旅游”专线和旅游景点,组织和吸引日本国内青少年和阵亡士兵家属来参观,203高地就是“战迹旅游”中的一个重要和必去的景点。在日本当局精心编排的“旅顺半日游、一日游、二日游”路线日程表上,203高地首当其冲,被列重中之重,而且还精心安排了“日本在乡军人会”的退伍军人当导游员。他们手持铁皮卷成的话筒,绘声绘色、声嘶力竭地宣扬日军侵略扩张的“功绩”与武士道精神,炫耀其侵略的“武功”和为日本军国主义殉葬的炮灰竖碑立传。不仅如此,他们还煞费苦心地制做了各式各样的旅游纪念品,有铜制“旅顺八景”圆盘,铅制纪念章,高梁笔杆,桦树皮文具盒,上面都印有203高地的图案,还大量出售宣扬鼓吹203高地战况的影集、图书、画册以及全副武装的日军玩偶。甚至连糕点盒上都印有乃木希典肖像和他那首“尔灵山险岂难攀”题诗。由此可见,日本军国主义的法西斯宣传是无孔不入,无所不用其极。 解放后,二O三高地一度曾被划为军事禁区,解放军在二O三峰顶设立了雷达站。文化大革命时期,二O三高地弹形塔上的乃木希典手书“尔灵山”三个字被红卫兵铲掉,换上“向阳山”三个字。弹形塔上记载203高地战况的铜质铭牌也被造反派拆下卖给了废品收购站。使这一重要的历史罪证从此消匿。 1987年7月至9月,旅顺口区旅游局投资30万修建二O三高地景点。恢复了俄军战壕与“乃木保典战死之所碑”,开辟了面积为300平方米的停车场(后拓展到700平方米),并修建了上山混凝土路和毛石路面,还修建了自203高地通往老虎沟山炮台的石阶楼梯,同时在路边竖起安全桩与路标牌,同年9月正式向游人开放。 1996年7月旅顺口区经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局部对外开放以来,203高地成为到旅顺观光国外游客最多的景点,每年大约有 万人次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外游客到此观光。国内游客每年约有 万人次到203高地观光。除此之外,这里也经常举行大型旅游促销活动,1999年4月18日,旅顺口区人民政府会同旅顺口区旅游局就在此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樱花之旅”活动开幕式,大连与旅顺口区党政领导与专程前来参加的日本上越市访问团负责人共同在景区樱花园内栽植了象征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纪念树,上千名中外来宾观看了区艺术团体和日本上越市艺术团表演的大型鼓乐、杂技及日本民族歌舞等。1994年,日本旅顺儿童教育后援会会长向203高地敬献了1300株樱花苗,景区工作人员用此樱花树苗在203高地东南处开辟了面积为3.3万平方米、居大连之首,成为景区内一道表达中日两国人民和睦相处,永不再发生战争的良好愿望的景观。 在日本国内,几乎大中型以上宾馆都有《二O三高地战史》的资料片,而且反复播放,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传世之作。日本妇女甚至曾风靡一时,梳理一种名为“203高地“的发型,日本人还经常使用一句俗话,叫作“还有比攻打二O三高地更麻烦的吗?”在日本的一些影视片中,经常有旅顺“203高地”的名称出现,中《日本海大海战》影片中有日俄双方在“203高地”厮杀的镜头。日本还专门摄制了一部叫作《203高地》的历史传记故事片,详述了当年战况。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央台连续播出的日本电视剧《阿信》中的逃兵俊作,就是在攻打203高地时逃亡到日本国内的。日本著名反战女诗人与谢也晶子也曾为此写过一部反映当时战况的诗篇,名为《啊,弟弟,你不能这样死去》,深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当局发动侵略战争的滔天罪行。日俄战争不但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同时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 为了弥补与加强游客在参观二O三景区的缺憾与实感,自2001年10月起,建于203高地东南的《203高地陈列馆》正式对国内海外游人开放,该馆虽仅有一百二十余平方米的面积,照片与实物总人也只有百余件,但却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人蜂拥而至。这里陈列的历史文物大多为首次面世的珍稀展品,如乃木希典亲笔手书的二O三高地诗碑,日本当局于1905年发行的《日俄战争记实画报》旅顺专辑,还有1904年日本随军记者绘制的“203高地围攻图”等等。 如今的203高地已是绿树遮天、松柏如盖的国家森林公园。为了使美好的家园和如画的青山不再遭受蹂躏,每一个到此观光的华夏子孙都在心底升起一个坚定的信念,牢记中华民族耻,振我国威须奋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