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历山
释义

大历山又名舜耕山,1998年大历山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风景区。位于东至县城尧渡镇北12公里处的206国道旁,历山又名舜耕山,后人为纪念尧舜二帝求贤、躬耕胜迹,命此山为舜耕山,命尧帝渡河处为尧渡。

简介

大历山又名舜耕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地处安徽省东至县境内。距县城12公里,紧靠206国道,一座掌形山峰从波浪似的丘陵中突兀而起,直插苍穹,称之“历山”。集“尧舜遗迹、佛教文化、岩溶景观”于一山。山上历史文化悠久,唐贞宗二年始建草规庵、隐龙庵、真人观,明建尧舜词,今存法藏寺、尧池、舜井、尧舜望江台、尧憩石、舜耕地。山有伏虎洞、堆云洞、八公洞、白龙洞、燕子洞,洞内钟乳悬挂,造型奇异。主峰仙人掌海拔372米,松苍柏翠,竹海深深。朝圣进香、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

大历山除了人文传说,佛教文化之外,还有一胜,就是有待开发的溶洞景观。对此,古藉中有很多记载,还有许多文人留下的赞美诗。清嘉庆23年《东流县志》就曾记载“山之西有舜城,山之东有舜井,上有寻真观、草规庵。有二池并列,在观前为水天池,甚旱不涸,在庵前者曰旱天池,甚雨不积,谓之舜池。一石名仙掌,石上有痕如掌迹也,观下又有狮子石,形如立狮,庵前之右有老虎洞、八公洞、白龙洞(亦名隐龙洞),庵之后有望江石(亦名望江台)。旁有潜龙庵,皆游览之胜也。”古人有诗云:“山洞由来远,神龙日隐眠;藤萝常碍月,石柱自擎天;古篆苔痕蚀,新泉滴露涓;云从应有会,鸣蝉最高巅”。

《池州府志》赞其曰:“南望匡庐,西瞰江渚,最为雄杰”其实,历山并不高,海拔只有372米,它既没有九华山的千峰峻秀,又没有天柱山的擎天一柱。而历山却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相传古时的虞舜,从北方一路行来,见这座掌形山脉树茂林丰,竹影婆娑,且前有田畈,旁有河湖,可耕可渔可陶,便在此定居下来。他不但教当地百姓学农学渔学陶,还每天跪在地上对着上天哭泣,替父母分担罪行,自我引咎……舜的孝心感动了上天,舜的贤名远播四方。远在北方的尧帝闻知后,跋山涉水,南巡访舜,几上历山,请其下山辅政,后又毅然决然地将帝位传给了时年50岁的舜。舜继位后,不负众望,披荆斩棘,治熏风,除水患,开辟了“尧天舜地”之盛。

历史传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传说远古时期舜帝初耕于此,贤名远扬,尧帝前来拜访,请求舜下山辅佐朝政,舜始不肯,交愠怒而去。后尧帝再三恳请,舜感其诚,出山理政。后人为纪念尧舜二帝求贤、躬耕胜迹。命此山为“舜耕山”,命尧帝渡河处为“尧渡”(即尧渡镇)。“历山遗泽”自东流建县以来一直是该县八景之一,唐宋以后,道、佛两教徒来此建庙立祠,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寻幽访胜,吟诗作赋,写景抒怀,在千百首诗词中,北宋政治家、文学农范仲淹《舜祠》一诗写得好:“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禹终平洚水,舜载治熏风;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乡人不知此,萧鼓谢年丰。”后人将导真观前的一口大雨不积滴水、常年干涸的石池命名为“舜池;随首千百年的物换星移,寻真观、草规庵及舜祠早已废圮,唯尧池、舜池却依旧是史料记载的风貌。如今山上有法藏寺,建于何年何月,无详细记载。此寺规制宏大,分前后两进大殿,中为寮房相连,总建筑面积千余平方米,画栋雕梁,重檐飞角,辉煌壮丽。殿内常住僧尼10余人,终日佛灯高照,香烟缭绕,每年接待四方香客在万人以上。

唐宋以后,道、佛两教徒来此建庙立祠,先后建造了尧祠、舜祠、寻真观、草规庵等庙,供奉尧舜塑像。现在山上有法藏寺,殿内常住僧尼10余人,终日佛灯高照,香烟缭绕,每年接待四方香客在10万人以上。1998年大历山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景区特色

历山之上有溶洞数处,有名可指的5个,曰堆云、曰燕子、曰 若、曰八公、曰白龙(又曰隐龙)。这些溶洞,古往今来数以千万计的游人香客不畏艰险,秉烛漫游,留下了千百首诗歌。清人汪之涟《游隐龙洞》诗曰,“山洞山来远,神门日稳眠;藤萝常碍月,石柱自擎天;古篆苔痕蚀,新泉滴露涓;云从应有会,滕踔最高巅。”五洞中,堆云、燕子两洞较大。堆云洞口处片石乱叠,势如堆云,洞内钟乳石叠叠丛生,或似宫灯张桃,或如竹笋耸立,或如宏钟高挂,令人目不暇接。燕子洞内乳石形状奇特,酷似人工雕琢而成,有的象弄球之狮,有的如卷鼻之象,有的似金鸡独立,有的若骏马扬蹄、鬼斧神工,令人拍手叫绝。这些溶洞若经人工装点,定会使人神痴心醉。

历山自然风光也很清丽秀美。山上怪石,象形石星罗棋布,如神形毕俏的狮吼石、游龙石、仙掌石,栩栩如生的人形石、走兽石、飞禽石,至于形似旗幡、屏风、石林的巧石更是随处可见。山上绿树荫翳,修篁蔽日,百鸟和鸣,身入其中,宛若仙境。正如前人诗云:“不历崎岖路,安知梵宇深;清泉流日冷,密树销烟云;茅石一块,唤作望江石(又名望江台),伫立石上,举目四眺,长江如玉带横陈,帆影点点,远山如云,近山似锦,山村农舍,炊烟缕缕,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江南风光美不胜收。

乡土风俗

综述

池州戏曲地处江南的池州,山清水秀,历史悠久,是人文荟萃的地方。古傩舞(傩戏)、青阳腔、目连戏都滋生、繁衍在这里,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现概要介绍如下:

贵池傩戏傩舞

贵池傩戏、傩舞是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敬祖、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为目的,以戴面具表演为特征的古老仪式性艺术形式,是古代民间社祭(土地的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它汇蓄和积淀了从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多元的宗教(含巫、道、释及儒家等多种)文化和民间艺术,特别是戏曲文化,从而在剧目、声腔、表演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品格。据明嘉靖《池州府志》记载,早在明中叶以前,它便盛行于池州。至今每逢春节期间仍有演出活动。贵池傩戏在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宗族中代代沿袭,互不交流,很少受外来艺术的影响,仍保持着宋杂剧和古南戏的古朴风貌。中外专家学者皆认为它有极珍贵的戏曲史料研究价值。因而被誉为“戏曲活化石”。

青阳腔

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1573-1620)产生于中外闻名的佛教胜地九华山下的青阳县,流行于池州一带的一种戏曲声腔,又称“池州调”。它是在博采余姚腔、弋阳腔及当地佛乐、民曲、土戏之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戏曲声腔。曾以其行云流水的“滚调”优势,风靡于大江南北,更借石台、太平梨园班社的传播,足迹遍及赣、鄂、湘、川、黔、鲁、闽等省,享有“南北时尚,徽池雅调”之美誉。在中国戏曲史上有重要位置。清代咸丰以后,受战争影响,青阳腔在本土上逐渐绝响,仅有部分剧目声腔幸存于傩戏、目连戏以及本省的岳西高腔、江西的湖口高腔等地方戏中。

目连戏

是我国以表演“目连僧救母劝善”故事为主的民间古老戏曲。其历史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唐代即有目连扮演的形式出现。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述了当时京城上演“目连救母”杂剧的盛况。

明万历初,祁门人郑之珍在贵池之剡溪(今属石台)根据民间演出本整理为《劝善记》三册,首演于贵池。各班社竞相以各自的声腔(余姚、弋阳、太平、青阳诸腔通称高腔)形式搬演,由此形成全国各地不同演出风格的目连班社。

贵池目连戏在解放前尚有民间班社多个,又称“花槌”,其声腔与南陵一带的目连戏(“青槌”)有所区别。

周边景区

石台蓬莱仙洞坐落于石台县贡溪乡杜村境内,石台蓬莱仙洞距县城9公里。该石台蓬莱仙洞全长3000余米,石台蓬莱仙洞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分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层结构,造型奇特,曲折回环,气势恢宏,佳景遍布。有迎宾厅、探海长廊、东海龙宫、通明宫、迷仙宫、玉婵宫、银河长廊、瑶池、南海、潮音殿、送客厅等10多个景点,精彩纷呈。

石台蓬莱仙洞有形态各异的巨石、淙淙不绝的地下河,9米多高的巨型钟乳“落地金钟”宏伟壮观;中洞遍布精美的钟乳石群,若物若人,维妙维肖;天洞宏大绮丽,曲折幽深,景观奇异。“王母瑶池”是全洞的最佳景点,只见粉红色的钟乳石上端坐着一位体态丰腴的女子,她薄施粉黛,身着金缕玉衣,娥眉轻舒,面如满月,宛如刚刚出浴的王母娘娘。“娘娘”身边摆着一幅罩着纱巾的铜镜,身后是笼着白纱的玉床,线条柔和,洁白透明,酷似天宫中的罗纱帐;身旁月牙形的池内,一群仙女正在嬉水沐浴,风姿绰约,栩栩如生。

交通指南

1路

(码头--齐石公路路口6:20--18:30)

码头-港务局宿舍-铅锌厂-自来水厂-汽车二队-矿管局省计生学校-市人民医院-市政府-市建委-建设路口-城北旅社-实验小学-秋浦花园-电信大楼-西街口-池州宾馆-中心车站-和平路口-南门站-南门加油站-环路口-齐山北道路口-齐山公园-水泥厂-齐石公路路口

2路

(开发区(流坡)--梅里6:15--18:30)

流坡-双语学校-开发区-新亚家俱广场-市委-国税局-报社-百牙塔-市政府-联通公司-市交警大队-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大楼-区公安局-市二院-杏花村中学-西门环岛-西门大桥-西门停车场-车管所-孔井村-杜湖村-梅里

3路

(中医院--十里6:20--18:3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3: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