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蓝家庄村 |
释义 | 大蓝家庄村是墨市移风店镇辖村。位于太祉庄西北4.5公里处。2006年该村有360户,1148人,其中劳动力人数为608人。有耕地面积3019亩。 历史沿革据该村《杨氏族谱》载:明万历时(1573-1619),有宫、孙、马、张等姓来此地定居,佃种蓝家的庄田,称蓝家庄。1958年因当时段泊岚公社有两个蓝家庄,此村改称大蓝家庄。同治《即墨县志》标作蓝家屯。 经济发展全村经济总收入基本情况:1949年3万元,1978年24.8万元,2003年785万元,人均收入4026元。经济总收入逐年增加,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1949年,村民主要种植小麦、地瓜、高梁、谷子等作物,亩产30公斤,全村年经济收入3万元。土地改革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粮食产量逐年增长。1966-1984年,该村加大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引入大沽河水浇地,增加了灌溉面积,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有所提高,全村机械总动力达428马力。198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9万元,人均收入502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种植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该村充分利用土地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进优良品种,发展经济作物,实行科学种田。自1985年到2005年,每年种植西瓜600余亩,种植花生1000余亩。1999年建设蔬菜大棚13个。2001年村规划3个养殖区,发展养猪专业户14户,年出栏生猪2800头;饲养蛋鸡专业户3户,存养量10000只;建成肉鸡养殖场2个,存养量2万只,村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截止到2005年,该村购进各种运输车200余辆,从事运输业的有70余人。从事饮食、商品批发的达21户,从业人员50余人。外出从事二、三产业的有120余人,户均增收1000余元。另外还发展私营企业1户。二、三产业已成为该村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社会事业文化教育新中国建立前,该村文化教育落后,绝大部分适龄儿童不能入学,青壮年文盲占青壮年总人数的80%。新中国成立后,村里成立了夜校和扫肓班,村民得到了学习的机会,不少人从此脱盲。1972年,村投资2万余元建立大蓝家庄村小学,有教室18间,招收学生200余人。1981年,又投资2万余元扩建教室12间,占地总面积6亩,可容纳学生300余人。同时附设幼儿园1处,可容纳幼儿40余人。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和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均达100%。到2003年,全村考入大中专院校学生78人。 1949年前,村民文化娱乐生活极为贫乏。解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娱乐要求越来越迫切。1963年,该村根据群众的要求成立戏班,小戏班通过各种形式排演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丰富和活跃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医疗卫生建国前,该村没有诊所,医疗条件非常落后。1966年该村先后派出多人学习医疗知识,1969年成立卫生室,有医务人员3名。2000年成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设施和医疗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村民有病就医难的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 人民生活1949年村民人均粮食215斤,人均收入30元。1958年人均粮食267公斤。1960--1962年,遭受自然灾害,村民生活极其贫苦。1984年人均口粮250公斤,人均收入502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3年人均收入达到4026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村民住房条件也逐步改善。1949年前村民住房多为土墙草披,人均住房面积8平方米。到1979年,村民住房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人均住房面积提高到26平方米。2003年全村拥有机动车辆326辆、彩电310台、洗衣机85台、冰箱60台、电话300余部,电话普及率达90%。 村庄建设1949年村内街道不整齐,没有合理规划。解放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壮大。1987——1989年,村投资6万余元,建村委办公室,5条街都砌排水沟,并进行了绿化。1979年全村实行统一规划,村民新建住房450栋。1994年对进村路和大小街道进行整平垫沙,并按排专人管理,改善了村内外的环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