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康小康之祸
释义

基本信息

“康”的词义

一、现在海内外的人们普遍关注我国建小康、奔小康的问题,小康成了人们热烈议论的话题。那么什么是“小康”呢,关键在对“康”的理解。

康,《说文解字》“因广为屋,象对刺高屋之形,凡广之属皆从广”;又,康为糠之省,谷皮也,从禾从米。可见,康的本义有两重:一是从广部,广的本义是房屋,故凡从广与从宀的字义一样,都和房屋有关;一是从禾从米,和稻米饭食有关。《尔雅》释康为乐,为静,为安,为宁,为五达之路(四达之路谓之衢,六达之路谓之庄,故有康庄之衢或康庄大道之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康庄之衢”)。因而《辞海》、《辞源》及《汉语大词典》诸书收有康乐、康静(靖)、康安、康宁、康庄之词。诸词之意总谓之曰“安乐宁静”也,分谓之曰衣、食、住、行,各得其所也。而其关键词为“康安”、“康宁(宁者,从宀从皿??食器)”,具体地说,也是讲要有房住,有饭吃。只有做到这些,老百姓又能安居乐业,这才真正谓之“康”。

“小康”的词义

“小康”一词最早出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汔,毛亨注曰:危也;郑玄注曰:几也。危、几,义同,即庶几,接近,差不多。绥,安也,安抚也。全诗意谓人民也太辛劳了啊,该让他们稍稍休养了;爱护京城的老百姓吧,以此安抚边境四方。这里的“小康”,小,可作语助词理解;康,按其下文“小休”、“小息”、“小忄曷”、“小安”,应作“安养”、“休息”讲,故郑玄注曰:康,安也。《礼记?礼运》篇不仅也提到“小康”的概念,还借孔子之口,通过与“天下为公”的三代之治的对比,指出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此六君子者”之统治时代,“是谓小康”。《左传?召公十八年》及《孔子家语》也记载了同样一件史实,并且运用孔子对此史实的评价认为,所谓“小康”,就是为政的“宽猛相济”。

“大康”词义

古代人民除了有“小康”的理想外,还有对“大康”(贾谊语)、“至理”(牛僧孺语)、“大治”(朱熹语。《朱子语类大全》:“或谓君为中才,可以致小康而不足以致大治。”)等的冀盼和企求。但是,由于“太平亦无象”,古人对“大康”等社会理想没有具体指标的表述与描绘,只能理解为这是比“小康”更加进步的一种社会层级。《诗经?唐风?蟋蟀》有“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其“大康”意即过于享乐,如同前引《诗经》中的“小康”一样,并没有、至少不完全等同于后来和现代的“小康”的意义。此后典籍中出现“大康”一词时,基本上也没有明确、具体的表述。

演变历程

远古时代人们对“小康”的追求虽然比较执着,但对它的具体认识还颇为模糊、泛化,因而也不够确定。到了汉代及其以后,人们对“小康”的概念及要求才逐步明朗化、具体化。贾谊《新书?忧民》曰:“有天下而欲其安者,岂不在于陛下者哉!上弗自忧,将以谁偷?五岁小康,十岁一凶,三十岁而一大康,盖曰大数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天下何以相救?卒然边境有数十万之众聚,天下将何以馈之矣!兵旱相承,民填沟壑,剽盗攻击者,兴继而起,中国失救,外敌必骇,一日而及,此之必然。”这里虽未直接提出小康(或者大康)的正面指标,但却从反面让我们间接解读了衡量非小康的两项重要标志,即一是旱灾,二是兵灾,以及因“兵旱相承”而导致的盗贼蜂起、边乱不息。《三国志?魏书?辛毗传》:“帝方修殿舍,百姓劳役,毗上疏曰:‘窃闻诸葛亮讲武治兵,而孙权市马辽东,量其意指,似欲相左右。备豫不虞,古之善政,而今者宫室大兴,加连年谷麦不收。《诗》云:民亦劳止,迄(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唯陛下为社稷计。’”这里强调的也是战争和粮食问题。《三国志?吴书?赵达传》裴松之注曰:“自中原酷乱,至于建安,数十年间,生民殆尽,比

至小康,皆百死之馀耳。江左虽有兵革,不能如中国之甚也,焉知达不算其安危,知祸有多少,利在东南,以全其身乎?”这里则主要突出了战乱问题。看来,在动乱频仍的时代,人们更会把消弭战争看成是小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换句话说,只要人民能够休养生息,就是小康。

到了唐代,人们对小康的认识就更明确、更全面,要求也更高一些。《旧唐书?牛僧孺列传》:“文宗曰:‘天下何由太平,卿等有意于此乎?’僧孺奏曰:‘臣等待罪辅弼,无能康济,然臣思太平亦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上无淫虐,下无怨读言;私室无强家,公议无壅滞。虽未及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所及。’”牛宰相心中所肯定的小康社会,就是外无边患之祸(“四夷不交侵”),内无动荡之忧(“百姓不流散”);官吏清正廉洁(“上无淫虐”),人民心情舒畅(“下无怨读言”);民间贫富均衡无豪强(“私室无强家”),朝中畅所欲言有直臣(“公议无壅滞”)。总之,上下一心,内外安定,国强民富,人民安居乐业。中唐时代的社会是否已经达到这样的状况姑且不论,倘若果真具有如此这般的政治经济水平,岂不是真正的“小康”?

“小康”的现实描述

说到此处,我们似乎可以对小康来一个小结,它的主要指标大致有以下几点:丰衣、足食、住房、交通,一句话,衣食住行是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此外,和平的环境、安定的社会、清廉的官吏,以及言论的畅达、心情的愉悦等等,也是小康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小康指标不是单项的,而是多项的,它是一种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指标。正因为这样,小康社会始终是人民所向往、所追求的,也是古代的诗人们情不自禁地要形诸咏唱的。杜甫《壮游》:“君辱敢爱死,赫怒幸无伤。圣哲体仁恕,宇县复小康。”杜荀鹤《献池州牧》:“池阳今日似渔阳,大变凶年作小康。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绝戎装。分开野色收新麦,惊断莺声摘嫩桑。纵有逋民归未得,远闻仁政旋还乡。”如果说杜甫的诗表现的是一种期待、向往的心情,那么杜荀鹤的诗就不仅是心向往之,而且是对小康现实的直接描述和歌颂了。

“大康”与“小康”

“大康”词义

古代人民除了有“小康”的理想外,还有对“大康”(贾谊语)、“至理”(牛僧孺语)、“大治”(朱熹语。《朱子语类大全》:“或谓君为中才,可以致小康而不足以致大治。”)等的冀盼和企求。但是,由于“太平亦无象”,古人对“大康”等社会理想没有具体指标的表述与描绘,只能理解为这是比“小康”更加进步的一种社会层级。《诗经?唐风?蟋蟀》有“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其“大康”意即过于享乐,如同前引《诗经》中的“小康”一样,并没有、至少不完全等同于后来和现代的“小康”的意义。此后典籍中出现“大康”一词时,基本上也没有明确、具体的表述。

大康和小康的区别

“大康”之与“小康”似乎仅仅是量的差别,而与“小康”有着本质区别的则是“大同”的理念,古人对此早已表述得极为周详明白,可见人们对“大同”的认同与执着追求。《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不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一段话,把大同的具体理想描述得非常明晰、也非常充分。核心是“天下为公”,细分之,则人皆有所用所养,物不必藏于己,谋闭而不兴,或者说,要达到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境界。由此可见,所谓大同社会,与小康的私有制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人人皆无私有财产,实现天下一家、财富公有的制度。

毫无疑问,小康是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大康是中级阶段,大同则是最高阶段。无论是小康还是大同,要实现它,必须脚踏实地,从最基础开始一步一步走下去。

(本文根据南京师范大学徐复教授的授意写成)中华读书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6: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