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压平素 |
释义 | 人类精神紧张时血压也会随之升高的现象,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进入了科学家的视线,根据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大脑皮层功能学说,专家认为人在精神紧张,激动时,大脑皮层内的交感神经因受到刺激,会发出一种应激保护指令,传到全身各处的交感神经丛,促使血管收缩,血压就会升高。但在当时,这种现象只是作为一种新发现的正常生理功能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1941年6月的一天,英国医学家拉夫顿(Crafton)在与学生做血压实验时再一次碰到了这个情况——他发现一个刚发完脾气的人瞬时血压比平时高出40%,半小时后情绪稳定他的血压立即回落至正常,这个本来很普遍的现象却让他有了和前人不一样的想法。 拉夫顿找了很多人及动物分别测试情绪变化后的血压最终确定了这个结论,拉夫顿在日记中写到:“人类因为情绪紧张,导致大脑皮层受刺激发出指令,收缩血管导致血压升高,但是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血压由变回正常呢?是不是人体的血液中含有一种可以平稳血压的物质,在血管内压力上升的时候自动稳压呢?如果能找到这种物质,是不是就可以解决高血压对人类的危害呢?” 为了证实自己心中的猜想,拉夫顿教授和自己的学生们研究了14年,用的人类及各种动物血浆样本足有几十吨,经过数万次对比分析,拉夫顿终于找到了那种他猜想的那种可以缓解血管交感神经紧张状态的物质,虽然只是一管还不到5毫升的溶液,但是拉夫顿教授坚信,这个发现必将震惊世界。 没想到事情的结果却让他大跌眼镜,就当拉夫顿满心欢喜的把自己的研究报告送到英国皇家医学研究院的时候,却被当时的研究院副院长说成是异想天开,连报告都没看就把他撵了出去,据当时英国皇家医学研究院的研究员索拉斯博士在回忆录中记载“当拉夫顿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相信全世界研究了数百年的高血压难题会被他这样一个没有地位、没有正规实验室、没有任何成功试验成果的人解决,甚至还有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一个疯子。” 连续多次碰壁的拉夫顿博士终于放弃了申报自己的成果,又因为没有研究经费而不得不结束自己的研究。5年之后和世界上很多失意的伟人一样,这个对世界高血压治疗有着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拉夫顿因为得不到认可而郁郁而终,享年52岁。 1989年7月,世界顶级医药杂志《Medicine》发表了一篇拉夫顿曾经的学生——现已是英国皇家海军医学院院长詹姆斯博士的署名论文,这篇论文除了拉夫顿当初被驳回的试验报告之外,又增加了很多詹姆斯博士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几乎是同时,他还把一个同样题材的报告再次摆到了英国皇家医学研究院的评审部门,詹姆斯博士利用最新科研设备证明了这种拉夫顿博士发现的压平素可以迅速缓解血管交感神经的紧张状态,从而舒张血管,使血压迅速恢复平稳,一旦血液中缺失压平素,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血压就会居高不!同时还证明了适当的及时补充压平素是一种降压、阻断高血压并发症的极佳方法。经过几十位审查专家细致分析后英国皇家医学研究院终于承认几十年前的拒绝过于草率,也正式发文为拉夫顿教授正名,而由拉夫顿博士发现并命名的压平素也被作为一种全新的高血压高效治疗方法逐渐被全世界的医学工作者认可。 ——压平素有人类血压的守护神 1628年,威廉·哈维(英国科学家)注意到当动脉被割破时,血液就像被压力驱动那样喷涌而出。通过触摸脉搏的跳动,会感觉到血压。 1835年,尤利乌斯·埃里松发明了一个血压计,它把脉搏的搏动传递给一个狭窄的水银柱。当脉搏搏动时,水银会相应地上下跳动。医生第一次能在不切开动脉的情况下测量脉搏和血压。 虽然人类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发现了血压的存在,也知道了高血压对人类的危害。但是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人类患了高血压,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能再大鱼大肉的继续自己习惯的饮食,还要增加大量自己不喜欢的体育锻炼,而且还要忍受随时随地的高血压猝死威胁,以及避免情绪波动,避免各种高血压并发症的痛苦生活。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虽然研发了很多高血压专用药物,却一直围绕着利尿剂、抑制交感神经、抑制血管紧张等几个方面,虽然有一定的短期降压效果,但无论哪种降压药物,在短期降压的同时,却也不可避免的有着极大地副作用和对身体其他器官的伤害。 1941年6月的一天,英国医学家拉夫顿(Crafton)在与学生做血压实验时发现健康人因为情绪报告导致血压升高后,血压很快就会恢复正常,这个现象让他怀疑血液中有一种平稳血压的物质。此后的拉夫顿和学生们为了这个猜想研究了14年,最后因为自己的成果得不到官方认可而郁郁而终。1989年7月,拉夫顿的一个学生重新整理了他的研究成果,并在世界顶级医学杂志发文供全世界专家学者论证,不久后,这种由拉夫顿首次发现并命名的神奇稳压物质——压平素终于被医学界承认并重视起来。 虽然压平素被世界认可,但是很多科学家都在对其的研究中发现了新的问题,拉夫顿和他的学生提供的压平素是从人类的血浆中提取的,虽然提纯工艺在不断进步,但就当时的科技水平而言,200公斤的血浆只能提纯出10毫升左右的压平素溶液,其成本价格就高达数万英镑,用其制造的成品降压药物更将达到数十万英镑,没有任何实用意义,很快的相关研究也就随之搁浅。 直到2008年,一个有着医学家和探险家双重身份的美国人兰斯教授宣布自己在阿拉斯加州的深海冰鱼中成功的提纯出一种特殊的物质,其分子式以及基因图谱与半个世纪前拉夫顿教授发现的压平素图谱惊人的相似。而且还列举了数百个当地人吃鱼降压的成功病例。经国际卫生组织专家团实地采样考察后,确认了兰斯教授的发现,并授予其当年的国际医药发现奖,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压平素的研究才真正作为一个高血压治疗的新领域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