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薛萃 |
释义 | 人物简介薛萃,字子英,又名薛克明、薛振华,1918年5月出生于曲靖县东门街一贫民家庭。1928年1月至1937年6力月先后在云南省曲靖第三师范附小和省立2曲靖中学初中读书。1937年7月考入昆华师范学校。他学习之刻苦努力,每学期都考全班第一名。同时,深受新民主义革命思想的熏陶影响,阅读了大量马列著作及进步书籍,接受了党的教育,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革命生涯1939年6月,薛萃从昆师毕业,经地下党组织安排,受聘到弥勒县虹简易师范学校任教。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他不顾个人安危,以教务主任的公开份(后打入国民党县政府任掌管印鉴的科,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积极组织各种抗日宣传活动,并亲自登台演出,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宣传到各阶层中去。他对学生要求很严,特别重视和关心他们的成长常在课堂上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有时还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壮举和革命精神启发教育学生,引导他们走革命的路。 1941年1月,由于“皖南事变”发生。地下党组织停止发展党员。1943年,党组织恢复个别发展党员后,由姜必德同志介绍,薛萃于2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以主持学校训导工作的公开身份,发动师生组织师小合唱团、新青合唱团,并亲自担任这两个团的副指挥。这是由地下党领导的两个进步团体,为地下党培养和输送了一定数量的新生力量。 薛萃在虹溪任教5年多,对党的事业认真负责,生活简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常把薪金捐献给党组织作活动经费,还经常帮助的进步学生解决生活困难。 1945年6月,中共云南省工委调薛萃到曲靖中学。薛萃原是清中学的高才生,在外教书已有一定名望,他应聘回曲靖中学,适宜以教书为掩护天的地下工作。在曲靖期间,他一方面在昆明的进步青组织和同学的联系,一方面在本校积极组织和参加“反内战,争和平,反独裁,争民主,反饥饿,反迫害”的宣传活动。并在学生中指导阅读进步书刊,开展启蒙教育,组织革命积极分子秘密传阅《共产赏》、《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与中国乡日报》等革命书刊,进行马列主义教育,引导他们走革命的道路。同时又I以“交朋友”、“拜兄弟”等形式进革命活动,扩大革命力量。1945年12月,为声援昆明“一二·一”学生运动,他积极发动曲中师生罢课,并组织为死难学生募捐抚恤费。12月下旬,昆明学联按省工委决定“停灵复课”(停止出葬四烈士灵枢,复课坚持斗争)。他耐心说服师生,这是省工委的斗争策略,应该坚决执行。 勤劳献身1946年1月,曲靖籍中共党员杨木永从《新华日报》社调回云薛萃在曲中开展党的工作。1月下旬,省工委委员侯方岳会见了薛萃,,研究了他培养的曲中学生卢洪生,陈亮的入党问题。同年春,还汇报了他长期对严绍昆鸟、甘文忠、李钟猷和薛祖佑等接触和培养的情况,经省工委同意,这批人由他和其他党员先后分别介绍入竞-党。4月中旬,薛萃在曲靖地下党内部,主持举行了由重庆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罹难的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同志和黄齐生先生诸烈士的悼念会上,他带领同志们宣誓:“继承四·八烈士遗志,全力加强革命工作。为革命洒尽最后一滴鲜血。” 1947年初,因党的工作需要,省工委调薛萃到党的另一工作据点沾益龙华中学任教导主任(同时仍负责曲中地下党组织的工作)。7月,又调赴袅寻甸款中学建立党的工作据点,并指派卢洪生与他同去。党交给他们的任务是:办好学校,建立工作据点,传播革命思想,培养积极分子,聚集革命力量,进行社会调查,积极准备开展武装斗争。薛萃继续办理了该校校长朱明华的入党手续,为他举行了入党宣誓。 1948年2月,薛萃和卢洪生又奉命到会泽楚黔中学任教。当时,省工委决定会泽党支部改建为会泽特支,任命薛萃(改名薛振)为特支书记。他按照上级党组织的部署,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和武装斗争。为发展壮大革命力量,他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方式对进步青年灌输革命思想,传播革命理论,进行形势教育,启发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革命意志。薛萃具有长期从事地下党工作的丰富经验,处事沉着、冷静,视党的利益为生命,严格坚持党的下工作原则和纪律。 薛萃在认真教学的同时,布置管理图书的学生(党员、“青协”成员),收集进步书刊,团结一批进步学生,学习马列和毛泽东著作,提高觉悟,引导他们走革命的路。经过教育培养和考察,于1948年3月首先在秘密革命目团体组织“学习马列小组”中发展高一班学生任绍元、戴德华、王蔚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在学生中发展党员18人。同年8月,省工委决定成立中共会(泽)巧(家),薛萃为委员。同月,会泽成立党的外围组织“青年互助协会”,楚黔中学先后发展“青协”成员90多人。他亲自领导了会泽地下党的秘密刻印室,印了大批革命文献和宣传材料,为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革命道理,指导全县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楚中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云南警备总司令部第三侦缉组先后从昆明、昭通派遣特务以转学读书为名潜入学校,进行特务活动。薛萃对此十分警惕,亲自布置反特斗争,及时向党员通报敌特情况,注意敌特活动。1948年秋,“班联会”(全校性的学生自治组织)竞选主席,为争取领导权,敌我双方斗争激烈。特支认真研究了对策,取得了既把“班联会”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又不暴露组织的胜利,挫败了敌人的阴谋。 聪明革命1949年4月,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永焜支队进军会泽,特支合永焜支队解放会泽县城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如绘制县城周围的地形图和国民党会泽县党、政、军、特首脑的详细地点示意图,派一批学生党员及“青协”成员为部队当向导等。薛萃肩负重大的责任,他心情激动,工作更加繁忙,教学照常进行,一切显得那么自然、平静,表现了他非凡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一天,他突然布置学生党员任绍元在4月9日晚组织一个全校性的晚会,并要动员。晚会如期举行,10钟后,城区的同学想回家,薛萃足智多谋,灵活应变,稳住了学生。10日拂晓,永焜支队首先对金钟山改发起猛攻,1 1日凌晨1时左右攻克县城。全城一片欢腾,薛萃和大家一样,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但他仍不露声色,象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处理着下一步的工作,他要学生遵守校规,在校自习,不擅自外出,部队围城当天他布置任绍元等学生党员暗中监视敌特的动向。4月10日晚,部队进入楚中自衣阁(学生宿舍,也有部份教师住此)抓特务时,他机智地导演了一场双簧,既不暴露组织和个人身份,又使国民党特务一束手就擒。他还为部队扩军了周密的部署。永焜支队攻克县城后,组织了楚黔中学革命师和会中、简师、城区小学的部份进步师生及农民翻身会会员400余人参军,组建为永焜支队第10大队。 1949年5月以后,会泽县的革命斗争形势迅猛发展。6月,省委决定中共会泽县特支改建为中共会泽县委,薛萃任副书记。同时在会泽建立了6个区委,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组织发动农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全县先后建立了14支游击队。薛萃对全县形势作了认真分析,认为:永焜支队攻克县城,给敌人以沉熏打击,虽使国民党会泽县政权机构处于瘫痪,有利于革命,但未彻底摧毁旧政权,城区的大批同志参军和到游击区工作,革命力量感到薄弱,因此,要把党的工作扩展到城郊农村中去。接着,在华泥、石鼓乡建立秘密革命组织“农民翻身会”,并建立秘密革命武装,准备开展武装斗争。石鼓乡的水城村是搞农运的点,萃亲自领导点上工作,总结经验推广指导面上的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工运工作,组织工会,在实业公司电厂和手工业毡匠工人中发展工会会员,壮大革命队伍。 1949年10月上旬,经中共滇东北地委批准,将会泽地下党领的各游击队整编为会泽护乡团,随后又授予“边纵六支队三十二团”番号,薛萃任政委。随即,率领三十二团一营三连和迤车区中队,攻打窜入火红勺冲角村进行枪杀的陆德沛、禄耀宽、金昌明等200余名地霸武骂装,毙敌16人。 1950年3月,经中共云南省委批准,薛萃任中共会泽县委书已,领导全县干部和广大万人民进行减租减息、征粮剿匪、镇压反革等工作。 薛萃19岁投身革命,为党的事业呕心沥血,任劳任怨,在建党、建政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为了党的事业,他置自己的终身大事不顾,婉言谢辞了组织和战友对此事的不少关心,直到1590年他已年过三十,经战友催促和帮助,才与中共党员郭天芸确定恋爱关系,于1953年结为夫妻。 1952年9月,省委决定成立临沧地委及专署,薛萃调临沧地委秘书室任副主任。1954年夏,薛萃、袁用之(当时临沧地委副书记)、王泽甫(当时临沧地委组织部邦副部长)等同志,被诬为“反党集团”,惨遭迫害。薛萃于1955年7月31日含冤逝世,终年37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