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薛夏 |
释义 | 历史人物薛夏字宣声,天水人也。博学有才。”其记述是:天水旧日有姜、阎、任、赵四大姓的人经常举荐给郡里,而薛夏是微贱人家,和他们搞不到一起,不屈从他们。四姓就合谋整治他,薛夏便外出游荡,东到京城洛阳。太祖(曹操)平素听到他的名气,十分重视他,以礼相待。后来那四姓人又采取不正当手段利用囚犯诱惑薛夏到颍川,被收捕关了牢狱。当时太祖已经在冀州,听到薛夏被本郡所质押,“抚掌曰:‘夏无罪也。汉阳儿辈直欲杀之耳’!”就命令颍川官府理究使他出狱,接着就任用他为军谋掾(军事长官属官)。到了文帝(即曹丕),又称赞他的才能,在黄初年间做了秘书丞。文帝和薛夏讨论书传的意义,总是在一起用上整天的时间。常常不叫他的名字,而称他为薛君。薛夏的生活十分贫困,文帝又看到他的衣服单薄,就脱下自己的袍服赐给他。一次,征东将军曹休来朝廷,当时文帝正和薛夏研究事情,外边禀报曹休来了,文帝就引他进屋。坐定后,文帝看着薛夏对曹休说:“此君,秘书丞天水薛宣声也,宜共谈。”对他的器重就像这样。接着准备进一步重用他,而逢到文帝去世。随后,他也就病亡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