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鸡烟厂旧址 |
释义 | 基本简介大鸡烟厂旧址位于莒南县十字路镇刘家扁山村。大鸡烟厂是1943年5月,山东军区保卫部根据同敌人斗争的需要建立起来的。当时为以香烟做诱饵瓦解日伪军,山东军区保卫部研究确定,通过自力更生,建立烟厂,这就是以建国后曾很有名气的大鸡烟厂。 建厂的历史经过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针锋相对地开展对敌斗争,山东军区抽调几位以前搞过敌工工作的同志,建立侦察队,专门进行搜集情报工作。开始,主要通过化装侦察等方式来获取情报,这种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也从敌人口里摸到了一些情况,但不系统也不准确,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敌情,根本无法侦察到。为解决这一困难,侦察队的队员们结合过去在白区工作同志的经验,决定利用一定职业作为掩护进行工作。 经过大家的共同商讨,最后大家决定用买卷烟这一职业作为掩护来进行侦察工作。至于为什么会用这一职业,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年春天,有位同志到临沂城里去侦察,刚进南门,就看到聚拢着一伙人嚷嚷,近前一看,原来是两个汉奸正在打架,一个汉奸的衣裳已被撕成布条,另一个汉奸的鼻子被打破了,鲜血淋淋。据围观的群众说,这两个人都是烟鬼,为争买一盒烟打得头破血流。”通过这件事的启发,侦察队决定利用敌占区缺烟,而根据地里有的是烟这一优势,用买烟这一职业来进行侦察掩护。 滨海地区的农户,原来就有种黄烟卷纸烟的习惯,每到烟叶成熟的季节,他们就用土机子制成卷烟到市场上出售,在莒南县的十字路、相邸、大店等集镇上,把一家一户生产的卷烟买进来,然后通过我们的地下工作者带进敌占区,一部分卖给小商贩,和他们建立供销关系,一部分也是主要部分供应给我们的地下工作者,让他们以卷烟作诱饵靠近日伪军,掌握敌情。但随着对敌斗争的发展,卷烟的需要量越来越多,单纯从农户收购,显然已供不应求。有些收购的卷烟,由于质量太差,日伪军中比较高一级的头目根本不用。为了让卷烟打入敌人上层,使其在敌人核心中发挥作用。1943年5月,山东军区保卫部研究确定,自力更生,建立烟厂,这就是以后有名的大鸡烟厂。 大鸡烟厂是根据同敌斗争的需要建立起来的,所以,从投产的那天起,职工们就把生产香烟和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多生产一箱香烟,就等于多在敌营中投放了一颗炸弹;多生产一支香烟,就等于向敌人的心脏中多插了一把尖刀”。由于大鸡牌香烟原料纯正,质量优良,价格便宜,气味芬芳,很快名声大振,博得了敌占区各界人士的赞扬。通过大鸡香烟做媒介,我们的敌工人员逐步靠近了日伪的上层人物,活跃在他们的中心,从而获得了许多重要情报,紧密地配合了对敌斗争。 旧址的保护现状由于受风雨等自然因素的腐蚀,再加上战争动乱、年久失修等多种人为因素。大鸡烟厂旧址已经遭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应该加强对此处旧址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