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荒地村
释义
1 吉林省昌邑区孤店子镇大荒地村

行政区域名,有吉林省昌邑区孤店子镇大荒地村、辽宁省灯塔市万宝桥街道大荒地村、云南省普洱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大荒地村。

地处吉林市区西北部,距孤店子镇政府4公里,距市区15公里,孤店子镇火车站2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共有700公顷水田。全村总户数920户,总人口3132人。其中劳动力1400人,常住人口2900人。共有9个社,分布在6个自然屯中,是集汉、朝、满、回、蒙于一体的多民族村。全村有劳动能力的村民85%以上都有第二职业,全村有私家轿车40多辆,有线电视入户率100%,电话普及率95%,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人均居住面积40平方米,住房砖瓦化达到98%以上。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00元,村固定资产1.8亿元。是全国精神文明先进村,全国科技先进村。

主要产业有农业、劳务务工业,工副业。全村种地大户50户,规模均在10公顷以上。目前驻村企业44户(含个体和民营企业),其中,正在建设中的有2户,已建成的42户。企业主要产品:生活用纸、生态旅游、粮米加工、黑色素提取。原料来源:基本上是就地取材。吸纳剩余劳动力800名,各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村办企业东福公司,是吉林省重点扶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百家大型流通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该公司生产的大荒地牌绿色优质大米和有机大米,现在已经遍布全国21个大中城市,并走进中南海,成为特供用米。2007年,以东福米业为龙头的生态优质绿色米产销量近3万吨,黑香米产销量3万1千吨,占全国同行业51%。这里是有机、生态为一体的科技资源开发宝地。

2 辽宁省灯塔市万宝桥街道大荒地村

大荒地村地处灯塔市郊,全村共有人口620户、2210口人,党员64名。近年来,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并于去年9月份新建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村委会。现在的大荒地村,村风正、民风纯、矛盾少、人心齐,这一切都得益于村务公开、民主理财。

——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很长时间以来,由于村集体经济管理情况不公开,财务收支缺乏透明性,造成了村内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矛盾较为突出。尤其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村干部和群众虽然长期生活在一起,但群众是有话无处讲、说话无人听,意愿无法实现。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积怨,积累了矛盾,造成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互相不信任。

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理财之后,特别通过村民推选代表、翻建村委会,一切花销均由群众说了算,使得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疏通,畅通了言论,化解了矛盾,取得了共识,融通了感情,在全村形成了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加强了村干部队伍建设

村务公开、民主理财,解决了村干部勤、能、绩、廉的问题,为提高村干部素质找到了新的切入点,把村干部的行为置于全体村民的监督之下,提高了村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有效的防止了村干部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给老百姓一个明白、还村干部一个清白。群众的闲话少了,干部的干劲足了,极大的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村务公开、民主理财,集中了民智,保障了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在村务公开、民主理财过程中,村两委班子广泛的听取群众的意见,采纳合理化的建议,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制定出适合全村发展的规划,形成了由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共同管理的良好氛围。特别在翻建村委会时,整个过程都凝聚着群众的智慧和心血,认真程度同自己家庭过日子一样。群众都高兴的说:“如今村里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全由自己说了算,真正有‘做主’的感觉。”

如今的大荒地村,两委班子和广大群众之间感情融洽,和谐相处,村干部以对村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为群众理好财、当好家,凡是经两委班子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都要由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凡是村里的花销,都要由民主理财小组审批,真正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实现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3 云南省普洱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大荒地村

村情概况

大荒地村隶属于黎明乡汪街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6公里,距离乡政府6公里,国土面积9.7平方公里,海拔1150米,年平均气温19.2℃,年降水量1850毫米,适宜种植茶叶、咖啡等农作物。

自然资源

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22亩(其中:田222亩,地300亩),人均耕地2.42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1257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4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57亩,主要种植咖啡等经济林果;草地39亩;荒山荒地252亩,其他面积1158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全村有41户通自来水,有4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41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6户(占农户总数的 87.8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户(分别占总数的24.4%和14.6%)。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6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28辆,摩托车21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0户;建有小水窖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亩,有效灌溉率为1.9%。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4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8万元,占总收入的54.5%;畜牧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24.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00头,肉牛37头);渔业收入0.11万元,占总收入的0.3%;林业收入0.44万元,占总收入的1.3%;第二、三产业收入6.45万元,占总收入的19.5%;工资性收入0.44万元,占总收入的1.3%。农民人均纯收入94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4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6人(占劳动力的17.2%),在省内务工8人。

人口卫生

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41户,乡村人口216人,其中男性111人,女性105人。其中农业人口216人,劳动力93人。该村以彝族,哈尼族族为主,其中彝族58人,哈尼族30人,其他民族 27 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8人,占人口总数的3.7%;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30人,参合率60.2%;享受低保11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距离乡卫生院6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黎明小学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黎明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6公里,距离中学6公里。截止2006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1,其中小学生30人,中学生11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658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4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

4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竹园镇大荒地村

村情概况

大荒地村隶属于竹园镇竹园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竹园镇东边,距离竹园村委会0.2公里,距离竹园镇0.3公里,(是竹园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0.02平方公里,海拔1760米,年平均气温14.8 ℃,年降水量1404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71.74亩,其中人均耕地0.42亩;有林地2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5户,有乡村人口170人,其中农业人口170人,劳动力8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9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6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2.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4.1万元,占总收入的23%;畜牧业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6%,(其中 :年内出栏肉猪40头)第二、三产业收入67.33万元,占总收入的66%;农民人均纯收入486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玉米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7.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人(占劳动力的9%),在省内务工7人,到省外务工1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路、通电视、通电、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45户通自来水,有45户通电,有2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1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46%、4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5户(分别占总数的100%和100%)。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0.4公里。有汽车4辆,摩托车10辆。

该村到2010年底,装有太阳能农户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0亩,有效灌溉率为69.7%,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亩。

农户住房以石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7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5 云南大理弥渡县新街镇董和村委会大荒地村

村情概况

大荒地村隶属于新街镇董和村委会,属于坝区。位于新街镇西北边,距离董和村委会2.00 公里,距离新街镇5.00 公里。国土面积有0.3 平方公里,海拔1778.6米,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880.4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267.20 亩,其中人均耕地1.05 亩;有林地0.00 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5户,有乡村人口253人,其中农业人口253人,劳动力16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8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98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67.20 亩(其中:水田228.20 亩,旱地39.00 亩),人均耕地1.05 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0.00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00 亩;水面面积47.90 亩,其中养殖面积47.90亩;草地0.00 亩;荒山荒地0 亩,其他面积134.9亩。有水稻等资源。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46户通自来水,有19户饮用井水,有1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30%)。有65户通电,有6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6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0%、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7户(分别占总数的63.08%和56.92%)。

该村到新街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50 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5.50 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35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60.00 亩,有效灌溉率为6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60.0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3 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4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9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占农户总数的13.85%)。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3.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3.9万元,占总收入的55.35%;畜牧业收入28.3万元,占总收入的21.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26头,肉牛33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6.5万元,占总收入的4.9%;林业收入2 万元,占总收入的1.5%;第二、三产业收入0.38万元,占总收入的0.3%;工资性收入17.6万元,占总收入的13.1%。农民人均纯收入3798.00 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7.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9人(占劳动力的29.1%),在省内务工45人,到省外务工4人。

6 云南省景洪市景讷乡贺孔村委会大荒地村

村情概况

大荒地村隶属于景讷乡贺孔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景讷乡西南边,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乡12公里。国土面积3.62平方公里,海拔900米,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300毫米,适宜种植西蕃莲、橡胶、茶叶等农作物。有耕地434.7亩,其中人均耕地4.88亩;有林地971亩。全村辖1个村,有农户20户,有乡村人口89人,其中农业人口89人,劳动力4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5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粮食、茶叶、橡胶、西蕃莲等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34.7亩(其中:田191.7亩,地243亩),人均耕地4.88亩,主要种植稻谷等作物;拥有林地971亩,其中经济林果地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亩,主要种植西蕃莲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4022.3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20户饮用井水。有20户通电,有2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9户(分别占总数的94%和94%)。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2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1辆,摩托车12辆。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7万元,占总收入的50%;畜牧业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11.7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3头,肉牛0头);林业收入10万元,占总收入的29.4%;工资性收入11.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0元,农民收入以粮食、茶叶、西蕃莲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0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人(占劳动力的26.08%),在省内务工12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5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