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宣明洋 |
释义 | 人物简介宣明洋,1958年出生,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孙端镇安桥头村人,生前为浙江中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德令哈公司办公室主任。2011年11月5日17时,在柴达木盆德令哈市地跳入冰冷湍急的水渠中勇救落水小女孩,英勇献身。11月10日,德令哈市人民政府追授宣明洋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英雄回家2011年11月13日中午12点50分,东航MU5490航班缓缓降落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在青海德令哈市见义勇为救人而献出生命的孙端镇安桥头村宣明洋的骨灰,在亲人的陪护下,回到了生养他的家乡。 在机场3号贵宾通道门口,宣明洋生前所在单位浙江中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的职工,举着“迎接救人英雄宣明洋回家”的横幅,神色凝重,迎接英雄回家。 孙端镇安桥头村村委委员丁建海,昨天上午帮着宣明洋家人布置完灵堂后,也赶来萧山机场迎接。 绍兴义乌商会会长、安桥头村村民鲁金海从网上看到宣明洋的英雄事迹后,也从义乌赶到萧山机场,迎接邻居回家。 20多分钟后,宣明洋家人走出机场通道:儿子宣奇栋双手捧着父亲的骨灰盒,宣明洋的妻子张国娟在儿媳和妹妹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宣奇栋说:“爸爸以前就这样说过,只要身边有需要帮助的人,他一定会挺身而出。” 随同前来的青海省德令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东宁说,宣明洋的义举在当地引起了巨大反响,新华社青海分社、青海本地媒体纷纷采访报道宣明洋的英雄事迹。德令哈市委市政府举行了学习宣明洋英雄事迹座谈会,决定授予宣明洋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并向全社会发出了向宣明洋学习的号召。在德令哈设置灵堂及追悼会的几天里,成千上万的德令哈市机关干部、学生、消防战士和市民自发地赶来吊唁,为英雄送别。 11月5日下午4点50分,53岁的浙江中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德令哈公司办公室主任宣明洋,与朋友一起准备去德令哈老火车站的小饭店吃饭。步行到德令哈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茫崖西路时,宣明洋看到一名小女孩在路边的水渠中挣扎,来不及脱掉衣服,毫不犹豫地跳入刺骨的渠水救人。令人悲痛的是,冰冷湍急的渠水将宣明洋和小女孩一起卷入了水渠暗管。 宣明洋救人献身的消息传来,他的家人万分悲痛。第二天一早,宣明洋的妻子张国娟、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和儿媳傅美等家人,从浙江赶往德令哈;远在尼日利亚卡诺经营纺织品贸易的儿子宣奇栋也经过三天两夜的周折,赶到了德令哈…… 昨日下午2点10分,宣明洋终于回到了家乡。 在宣明洋家所在的马山镇开源路,上千的群众站在路两旁,迎接见义勇为的英雄回家。路两旁,悬挂着“救人英雄一路走好”、“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树立良好社会风尚”、“欢迎英雄回家、向英雄学习、绍兴为您骄傲、大爱千秋”等横幅,表达家乡人对宣明洋的敬意。 设在马山镇中兴路南端的灵堂中间,摆放着宣明洋的遗像,两边是哀悼英雄的挽联:“一刹那舍身救人正气贯青海高原,几十年高风亮节英魂留古越大地。” 宣明洋的母亲陈桂仙,今年76岁,前两天刚刚病愈。为了不让老人过度悲伤,家里人对她瞒着宣明洋牺牲的消息,还特意关照邻居不要告诉老人,一直瞒到了昨天下午。看到自己的儿子骨灰盒和遗像,老人悲痛欲绝,声嘶力竭呼喊着儿子的名字。 灵堂附近,聚集了千余名自发前来悼念的父老乡亲,市县领导尹永杰、杨伟卿以及德令哈市的领导也专门前来慰问。肃穆的白菊花、哀思的挽联……灵堂前悲恸的人们迟迟不愿离去。 孙端镇安桥头村村民单水荣特意赶来吊唁,他竖起大拇指说:“我们村里来了很多人,这种事情每个人看见都是不容易做的,宣明洋做了就是英雄,他是安桥头村的骄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