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应秋 |
释义 | (?~1621)字君义,号云林,明代衢州府西安县(今衢州市柯城区)人,学者。康熙《衢县志》称徐应秋为四川巡抚、学者徐可求(其墓址现在烂柯山)次子。应秋少时即手不释卷,有书癖,藏书充栋,又喜读书,藏书颇为其所用。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主持粤东乡试,所举皆国家栋梁之材。巡视闽海,平巨寇刘香有功,升左布政使。政迹炫赫,刚正不阿,不媚于魏忠贤而被削夺职位,遂返归里,杜门授徒,著书立说。著有《玉芝堂谈荟》、《骈字凭霄》、《雪艇尘余》、《古文藻海》、《两闱合刻》、《古文奇艳》等。人称其文:“读其文如入蛟宫琼室,但见光彩陆离而不悉名其宝。” 《玉芝堂谈荟》三十六卷,入《四库全书》著录。此书亦可称考证之书,以“订正名物,考证掌故”而卓然特立。应秋往往立一标题,即引诸书以证之,内容大抵采自旧小说和杂记。《玉芝堂谈荟》序一为明代铜山三忠臣之一陈士奇作。序二系“志尚高雅,博学多通”的明代学者张燮作。序三为徐应秋自序,应秋自序有曰::“昔李昉修《太平广记》,陶宗仪辑《说郛》,其中谲怪居多,而皆以取材宏富,足资采择,遂流传不废。应秋此编,虽体例与二书小别,而大端相近。” 徐应秋还是著名的藏书家,名入《江浙藏书家史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