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闻汉墓 |
释义 | 汉墓是广东徐闻县内发现的最早古代墓葬,因其量多,被称为“徐闻汉墓群”。自1962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该县东南至西南沿海一带发现汉墓290多座,遍及40多个自然村庄,其中以徐城镇西南20公里处的华丰岭为中心的海港、港头、二桥、南山、华丰、新地、把伍等村庄分布较密,有的村庄有数十座。华丰村西南仅约600平方米地段内就有30多座。这些墓葬多因水土流失露出地面,破坏严重,很少有完好的。 1973年至1982年,省、市、县文物部门先后两次发掘清理汉墓90座,墓穴大多数呈长方形,平底、券顶、砖砌,少数是砖与珊瑚石合砌,个别是土坑墓。平底券顶墓室最大的长36米,宽22米,深1米;最小的长22米,宽8米,深1米。墓中一般都有随葬器物,但不多,以陶器为主,兼有铁器、铜器等。出土器物计有:陶器116件,陶珠78粒,铁器28件,铜器10件,五铢钱20枚,银饰6件,珠饰312粒,陶纺轮及夹沙陶碎片一批,另在填土中发现有肩石斧2件。从汉墓的形制特征、分布情况及出土遗物可以看出,徐闻当时地理位置显要,曾一度繁荣。 1983年县徐闻政府公布汉墓群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