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慧萍 |
释义 | 女。副研究员。1934年1月出生,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北京俄语学院。曾任福建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在1950年还不满16岁时,就毅然报名参军,进福建军政大学学习,并且很快加入共青团。她这样做不为升官发财,只想为新中国做点贡献。不久参加土改工作队,与贫农同住同吃,为落实土地改革政策奔忙,不辞劳苦。1952年进中国人民大学俄语系学俄语。并且自学了日文和英文。为的是可以了解老大哥的成就与经验,以利祖国建设。三中全会公报发表后,她与丈夫首批得到平反,她很快晋升为助理研究员,丈夫很快当上了备受学生欢迎的副教授。1979~1984年,她除了每天上班,从事外文资料的加工整理工作之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研究,在《外国文学研究》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7篇文笔优美、富有新意的论文,并发表了译著2篇,约9万字。《揭示人物心灵的辩证法〈安娜·卡列尼娜〉的成功奥秘》她于1980年发表在武汉大学学报上,提出了现实的人,其心灵、性格都具有矛盾性,只有揭示这种矛盾,才能创作出活生生的感人艺术形象的新观点。她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3年学术委员会通过她普升副研究员的申请,但因上级发文暂停评职称,因而获省人事局正式批准。1985年开始重评职称时,类似她的情况的人,1983年的评定都被确认,她因调动工作单位而未被确认。对此她荡然处之,并未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1984年她随夫到福建社会科学院从事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科研工作。她全身心地投入,承担20多个课题,都出色地完成任务;参与两部专著的编写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共计有30多万字。代表作有《生产力三要素作用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历史的发展》、《生产力系统的动力结构》、《动态平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论民主的过程性》、《关于女性智力开发若干问题的探索》等10余篇,其中有5篇被权威文选刊物转载或摘要,一篇获省级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水平与她一样的人,大都评为正高,惟有她评为副高,对此她仍荡然处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