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徐干青
释义

人物简介

徐干青(1897—1957年),又名宪帮,化名彭涛,许昌县将官池乡碾徐村人。

他8岁入私塾读书,16岁入许昌师范学校学习,18岁入河南省立第二师范(既淮阳师范)读书。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7年夏从北大毕业后,到洛阳第八中学任教务主任。当时中国革命正处于低潮,洛阳专员指明逮捕教师齐燕铭、张宇瑞,徐干青同校长晁松亭暗中将齐、张放走。1929年8月,他在开封高中进步教师石静涛、杜孟谟组织“社会科学读书会”,吸引进步青年参加,并出版刊物,传播革命思想,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下令搜捕开封高中学生中的共产党员马守宪等四人,扬言要在校门口砍头示众。徐干青冒险奔走营救,终于使马守宪等人免遭杀害。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开封高中学生首先响应,准备结队赴南京请援。由于校长王芸青、教导主任李子平锁住校门予以阻拦,徐干青与教师马子仁设法从学校后门放走学生,并同教师石静涛到车站具体指导。国民党河南当局以派代表赴南京请援为幌子,欺骗学生复课,随即逮捕了学生代表刘宗和与共产党武志远等人。徐干青又多方努力营救,终于使刘、武获释。

1937年十月,徐干青带领72名学生到许昌农村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与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工作卓有成效。是年11月,由范文澜、嵇文甫、马志远(原名马子厚)领导的“河南大学抗敌培训班”(或称“战时教育工作促进团”)到许昌开办,徐干青参加了开办工作,并介绍许多青年参加学习。1938年2月他赴确山县竹沟镇,经彭雪枫、马志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奉命继续从事地方教育。

1940年2月,徐干青重返开封高中,恢复“社会科学读书会”,宣传马列主义。由于教导主任李子平的干涉,徐干青于1942年2月辞职,到许昌霸陵中学任教。在许昌一年多时间,他曾两次被捕,但始终未暴露身份。

抗日战争胜利后,徐干青返开封高中任教,后任校长。1948年开封第一次解放时,他继续在开封高中任职,没有公开身份。不久,解放军主动撤出开封,国民党欲胁迫开封大、中学校南迁,他暗中串联教师抵制,结果大部分教师没有南走。是年10月,开封第二次解放,徐干青任开封市文教局长兼开封高中校长。1949年河南大学复校后,他任总支委员、秘书主任、教务处长。1957年10月19日,病逝于开封,安葬开封烈士陵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11: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