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幸福“心”帮助
释义

图书名:幸福“心”帮助

图书信息:

作 者:杨凤池 著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1-3-1版 次:1

页 数:224

字 数:150000

印刷时间:2011-3-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101077896

包 装:平装

推荐语:

幸福取决于——你怎么想你自己,怎么想你周围的人,怎么想你的生活;你怎么对你自己,怎么对你周围的人,怎么对待生活。

知名心理学家杨凤池教授告诉我们:换一个想法,换一种态度,换一种方式,也许从此你的生活大不相同。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想把生活中一些被遮蔽的东西呈现给广大读者。

换一个想法,换一种态度,换一种方式处理眼前的问题,也许会出现另外一番新的景象,从此你的生活将大不相同。

不管你生在哪里,不管你住在何方,不管你贫穷还是富有,也不管你年轻还是年长,你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你是幸福的,只是你暂时没有意识到:

幸福并不遥远,幸福就在自己手中。

作者简介

杨凤池,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职业群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在心理学专业领域,从事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25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曾经承担过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人文社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卫生局等科研课题十余项。

在社会领域,针对心理减压、亲子教育等重点?题进行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实践与健康教育活动。曾为“神舟飞船”系统工程技术人员,中央电视台、中央驻京机关、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等单位员工、领导和北大、清华、北航等高校师生开展心理学讲座。

曾担任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主创、策划与特邀专家主持。以大众心理健康嘉宾、策划等身份参与了央视《百家讲坛》、《健康之路》、《讲述》、《艺术人生》、《实话实说》、《东方时空》、凤凰卫视《一虎一夕谈》等多档健康、社会专题节目的录制。

2008年,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心理救援队队长?积极投入“5·12”汶川大地震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目录

导言 幸福在哪里

第一章 成为好父母

一、幸福感要从小培养

二、一个中心:一切以孩子健康成长为中心

三、两个基点

基点一:让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

基点二:让孩子在肯定中成长

四、三个误区

误区一:重物质轻精神

误区二:重智商轻情商

误区三:重学龄后轻学龄前

五、四个重要问题

表扬和批评的技巧

网瘾少年的帮助

考出“好成绩”

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快乐

六、五个成长关键期的重要提醒

(一)0~1岁,婴儿期

(二)1~3岁,幼儿期

(三)3~6岁,学龄前期

(四)6~l2岁,学龄期

(五)12~17岁,青春期

第二章 赢在职场

一、扭转一个观念

二、把握三个要?

选择热爱的专业和职业是职业生涯成功的基础

职场成功,其实是热爱生活的副产品

快乐在于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三、弄清两个源头:你的压力来自哪里

不能愉快地胜任工作所带来的压力

不能适应环境所带来的压力

四、适应职场有诀窍

(一)把握基本原则

角色不混淆,分清优先级

别把职场当家,别把领导当妈

说话办事,对事不对人

以感恩的心态润滑事业

(二)与领导相处的关键:接纳

(三)与同事相处的关键:平等

(四)与下级相处的关键:信任

敢于放手,勇于承担

听取意见.容纳情绪

表扬侧重人,批评侧重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五、职场人要预防的三类“职场病”

(一)强人“强迫症”

(二)升职“焦虑症”

升职“焦虑症”

升职与生育的矛盾

(三)职业“倦怠症”

倦怠的到来

倦怠未必是坏事

倦怠的克服

第三章 和谐家庭

一、美好婚姻123

(一)一个基点:找一个心理健康的伴侣

(二)两个原则

爱的付出与回报相平衡原则

保持适度的距离

(三)三个关键阶段

蜜月期

敏感期

……

第四章 老年生活的七大主张

后记

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成为好父母

一、幸福感要从小培养

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确定,常常可以追溯到婴幼儿阶段。特别是一些心理和行为偏离常态、看上去有点古怪的人,他们性格的形成与婴幼儿阶段的养育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早年生活里留下的一些遗憾和缺失,长大成人后往往还会看到痕迹。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就是说,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有可能在早期养育中就形成了固定的反应模式。长大以后,在没有得到强力干预的情况下,这个人虽然外形越来越高大,但是他的内心始终按照幼儿时期形成的模式在活动。

如果幼儿期形成的模式比较健康,对这个人来说是一种幸运。长大成人以后他就会更理性、客观地去跟周围的环境和人相适应,幸福感就强;反之,如果这个人在幼儿期就形成了一种不太健康、不太理性的反应模式,那么尽管以后他长大了,其内心世界还是一个建立了不良反应模式的儿童,会出现人际关系、工作、学习、生活适应的各种不良状况,幸福感就低。

研究发现,孩子跟家长之间不能相互认同、不能相互接受、不能很好地交流和沟通,是孩子不够快乐、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的重要根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