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行者无界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行者无界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11 ISBN: 9787501196418 开本: 16开 定价: 35.00 元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散文和游记的选集,是作者一生在国外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的记录。先后作为中国的外交官、联合国官员和记者,作者曾在世界不同国家前后工作和生活了16年半之久。或常驻、或出差、或访问、或采访、或旅行、或路过,作者的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以一人之力,遍游世界60多国;每到一国必有所感和所录;今天,又能把这些感言和记录以散文的形式在同一本集子里发表,这在世界上恐怕也属少见,至少在中国应该是前无古人的吧。 作者简介章云,原名赵章云。《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环球时报》特派记者,中国散文协会会员。1946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镇。1968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 70年代初先后在中国电影公司和外文局《中国文学》出版社工作;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巴黎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外交官,80年代末先后在日内瓦和达喀尔任联合国难民署项目行政官。 90年代调人民日报国际部,先后任亚非组和国际副刊主任编辑;1992年起在突尼斯任驻北非和马格里布地区首席记者;2001年起在新德里任驻印度首席记者;2003起在阿比让任驻西非和中非地区首席记者。 长期从事国际关系研究和国际问题报道,足迹遍及世界60多个国家,曾从世界不同地区向《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发回数百万字的通讯报道。擅长国际题材的散文和游记,经常在《人民日报》国际副刊上发表署名“章云”的文章。 著有《在西撒哈拉踏寻三毛足迹》、《亲历黑非洲》和翻译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即将出版《希腊游记》和《印度印象》。 目录前言 散文篇 巴黎咖啡风景线 巴黎琴声 巴黎人物雕像随感 阿尔卑斯山小城 重逢在莱蒙湖畔 维罗纳情痴 萨尔茨堡随想曲 巴塞罗那的梦幻世界 奥林匹亚随想 德尔斐沉思录 斯巴达之魂 《离骚》在雅典卫城 踏寻特洛伊木马 ........... 试读章节散文篇 巴黎咖啡风景线 “巴黎怎么样?”每次从巴黎回来,总有人这样问我。我回答说,巴黎还是那样。不过难忘的是那些咖啡馆,特别是那些露天咖啡座。 巴黎街头常见的咖啡馆既不豪华,也不昂贵,而是一种类似“文革”以前我国南方一些城市里常见的、谁都可以进去喝一杯的平民茶座。这些沿街而开的咖啡馆通常把一张张小桌子摆在门前的人行道上,大家面街而坐,形成了巴黎特有的露天咖啡座。露天喝咖啡,除了可以看书报和聊天之外,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浏览街景和行人。因此,这里又是细心观赏城市风情和冷眼旁观众生相的好地方。 自1643年第一家咖啡馆在夏德雷附近开张以来,巴黎现在有一万多家咖啡馆,几乎是无处不在。著名的咖啡馆都集中在文人学士出没最多的塞纳河左岸,像圣日耳曼大街金三角地区的“丽普”、“花神”和“双愚人”,蒙巴拿斯林荫大道上的“穹庐”、“圆顶”和“丁香园”等都是赫赫有名的。这些咖啡馆之所以声名远播,不仅因为每一家都有它独特的气氛和独自的特色,而且因为它们经常被一些著名的人物和社会名流所光顾。 因此,别看咖啡馆只是一种供人歇息和消闲的场所,它在巴黎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中实在是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它一度甚至是巴黎上流社会、政治团体、特别是文学艺术生活的中心。 人们说,法国历史上的一些伟大时刻都是在巴黎咖啡馆孕育的。坐落在老歌剧院路14号的那家巴黎最古老的“普罗科普”咖啡馆就是最好的例证。自18世纪中叶以来,几代思想界和政治界的名流都曾在这里相约和聚会。最早是启蒙思想家卢梭、伏尔泰、狄德罗和其他百科全书派人士,他们在这里相聚、辩论,还在这里撰写百科全书。后来是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顶尖人物丹东、马拉和罗伯斯比尔等人,听说还有拿破仑,他们在这里会客、谈话、交换观点、批阅文件,据说,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就是在这里策划的。最后是后来当了法国第三共和政府总理的甘必大和他的新闻界朋友们,在那个政治上波谲云诡的年代,他们经常来这里商议拥立共和、反对帝制的对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