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行句义 |
释义 | 佛教术语,入阿毗达磨论上六页云:行有二种。谓相应行、不相应行。相应行者:谓思、触、欲、作意、胜解、念、定、慧、寻、伺、信、精进、惭、愧、不放逸、轻安、不害、舍、欣、厌、不信、懈怠、放逸、善根、不善根、无记根、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漏、暴流、轭、取、身系、盖、及智、忍等,诸心所法。此皆与心所依所缘行相时事五义等故,说名相应。与此相违,名不相应。谓得、非得、无想定、灭定、无想事命根、众同分、生、住、老、无常、名身、句身、文身等。如是相应不相应行,总名行蕴。故大仙说:行蕴聚集,如芭蕉茎。如彼论上卷六页至下卷十二页广释。 FROM:【《法相辞典》朱芾煌 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