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岗山窑址 |
释义 | 大岗山窑址在高明镇灵龟塔附近的大岗山麓,有两个窑址,窑址是在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当时《南方日报》曾以题为“广东发现的古窑址,高明县算最先”进行报导。于1986年开挖清理了第1号窑址,窑的前后段因修路和挖土已遭破坏,窑顶塌落,残存的窑长9.55米,前宽2.64米,后宽2.8米,倚山势倾斜25‘。窑床上可见经高温形成一个个圆窝,窝内残存当年的陶碗近百只,在窑床外20米外的土层下,废弃堆积近千件陶碗、碟、盘、缸、四耳罐、六耳罐、釜、三足器、耳杯、砚等。陶器以施青绿釉为主,部分施酱釉,碗、碟底内多留有垫泥和垫烧物,足部造型以饼足或假圈为多见。目前的1号遗址照原状用沙土覆盖保存。1987年又开挖清理了第2号窑址,该窑长、宽与倾斜度及出土陶器,均与1号窑相似,但比1号窑完整,保留长方形火膛和窑门最下层二组用砖砌通风口。1988年,省市、县共拨款十七万元,在第2号窑址上建一座288平方米的陈列馆,现已开馆,供人参观。两座唐代龙窑,其结构与宋代龙窑大致相同,但没有宋代的先进,窑床倾斜度也不及宋代的18°-22°合理。高明县发现的唐窑址,在广东省内尚属首次,窑址对于研究唐代窑向宋代的过渡和探讨广东陶瓷发展史,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它是高明县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探讨高明县古文化历史渊源。 1989年6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