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信誉与产权制度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程民选 等著出 版 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5-1 版 次:1 页 数:273 字 数:240000 印刷时间:2006-5-1 开 本: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I S B N:9787810884679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本书共9章内容,第1章至第4章主要以信誉为主题词,围绕信誉自身的有关问题进行阐述。第5章至第7章将信誉与产权、产权制度联系起来研究。第8章专章讲座特殊信誉主体——政府与产权制度有关问题,既分析了政府作为信誉主体的特殊性,又提出了政府诚信是现代信用社会的基石论点,并且论述了政府对于构建现代产权制度所肩负的重大责任。最后一章专章分析转型时期的信用危机问题。 本书是国内将信誉与产权制度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的第一本学术专著。本项研究有幸列入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十五”期间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所资助的子项目,所提供了资助也完成本项目的研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目录1 信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 1.1 社会资本要领的指出及其内涵 1.2 社会资本:一个有用分的工具 1.3 信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 2 信誉的产生、强化与扩展 2.1 与信誉主体有关的经济学假定 2.2 信誉的产生:与经济学主流范式一致的理论解释 2.3 信誉的强化与扩展 3 信誉的经济功能 3.1 信誉的经济属性 3.2 信誉的经济功能分析 3.3 信誉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分析 4 信誉机制 4.1 信誉机制是一种激励约束机制 4.2 信誉机制形成的条件 4.3 信誉机制作用的发挥 5 信誉主体的产权基础 5.1 信誉主体的产权基础 5.2 主体信誉与产权 6 产权制度与信誉 6.1 有效的产权制度 6.2 信誉姿产与产权制度 6.3 产权制度对失信行为的制约 7 产权安排与信誉 7.1 个人信誉与产权安排 7.2 组织信誉与产权安排 8 特殊信誉主体与产权制度 8.1 特殊信誉主体——政府 8.2 政府与现代产权制度构建 8.3 政府诚信是建设现代信用社会的关键 9 我国体制转型时期的信用危机与治理 9.1 不同经济体制下的信用:一个比较分析 9.2 对我国体制转型时期信用危机的一个综合理解 9.3 我国转型时期信用危机的治理:信用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