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野县沙堰清真寺 |
释义 | 清真寺简介新野县沙堰清真寺始建于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有榜眼马之骏撰额,邓县人彭姓穆斯林建造。《 南阳宗教志》一308——而述撰写的记事碑文。此寺规模宏大,设备完备,具有清真寺建筑的典型特征,经过后世的不断修缮,建国后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格局。 清真寺历史及布局寺门朝东,面向大街,有大照壁相遮,围墙高六米,左右设两座月形园门,院内竖着六、七通明、清两代碑刻。清真寺的正门,门为综色油漆,铁环锒铛,面宽三间,走道两边是守寺的住屋。院深六米,南边是“伊玛目”阿旬家属院,有屋舍二十间,第二道门也是三间,南端是教师办公室,北面为二师傅的住室,寺内水房与之相连。三门以后,是寺的正院,苍松、古柏之间还点缀着鱼缸等陈设,南北两厢各有五间讲堂,一边是阿旬给“海里凡”讲经处,,另一边是伊玛目办公和会客的地方。正中间是五开间、五进深(二十五间)的礼拜大殿,雕梁画栋,悬挂着“天方古教”、 “显扬圣教”、“西域正道”、 “清真古教u”、“替主传道”、“宣扬正道”琳琅满目的匾额,后面有一座高二十多米的望月楼,上面的圆形穹顶上写有“天命攸定”四个大字,尖端竖一个新月形的装饰。其北侧专为阿訇宰牲的处所,南侧为一宽敞的院落,与大殿毗邻的五间房屋,是清真寺为穆斯林子弟们开办的公费学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