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地震--汶川海地智利玉树
释义

基本信息

书名:地震--汶川海地智利玉树作者:马宗晋

市场价: ¥28 元

ISBN:9787115231154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07-01 第1版

2010-07-01 第1次印刷

开 本:16开

页 数:187页

类 别: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

本书目录

第一章 谁在哭泣

第一节 汶川!汶川!

亲历者说:死亡逼近

自然密语

举国之殇

第二节 千年一遇

被唤醒的地球

玻璃碎片

百万孤儿

豆腐渣工程

第三节 熟悉的《2012》

地球加速自转

大地震日渐频繁

第四节 地震可以预测吗

你的脚下时刻都在震动

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

纵波的警告

人定胜天吗

第二章 神秘的玛雅预言

第一节 数字背后的惊天秘密

诡异的矩阵

毁灭地球的种力量

第二节 被委屈的伟人

致命的地震

大陆漂移说不受认可

东山再起

海底扩张提供动力

陆地只是一名乘客

板块边界多地震

提防活断层

第三节 人类自戕

我们是否冤枉了地震

错把楼倒当地震

百年安居

第四节 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有地震

地震带可能发生强震

地震带的相关作用

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

从来没有地震的地方

第五节 腹背受敌

喜马拉雅山见证世界最强地震带

台湾群岛是地震活化石

中国哪里有强震可能性

地震与中国大陆如影随形

第三章 暴躁的地球

第一节 危机四伏

借刀杀人

脆弱的建筑

砂土液化

绝望的主妇

瘟疫、海啸

第二节 现代中国九大地震

河北邢台地震——开启中国地震预报研究

云南大关地震——至今还在发生

辽宁海城地震——成功预报的大地震

云南龙陵地震——山剥皮

河北唐山地震——全城皆伤

四川松潘地震——次生灾害夺人性命

云南丽江地震——爆发2529次余震

河北尚义地震——为建筑抗震敲响警钟

青海玉树地震——有前震活动

第三节 世界十大奇震

康熙皇帝逃离紫禁城——1679年中国河北三河、北京平谷地震

蒲松龄吓得夺路而逃——1668年中国山东郯城地震

最令人不安的是不知道将要发生的灾祸——1886年美国查尔斯顿地震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详细记载的8级地震——1303年中国山西省洪洞地震

中国大陆近海最大的地震——1604年中国福建省泉州近海地震

西方记载最早的地震灾难——1755年葡萄牙里斯本地震

整个城市沉入海底——1692年牙买加地震

美国建国前的大地震——1755年波士顿地震

古今中外死亡人口最多的地震——1556年中国陕西省华县地震

百年平安无事,瞬间万桥坍毁——1891年日本美浓—尾张地震

第四章 地震前兆的秘象

第一节 捕捉地震前兆

密钥何在

地震填空

声光监测

地面长“包”

地球磁场异动

旱震说

动物的疯狂

第二节 多变的解

屡次失手的地动测量

有异常就一定有地震吗

对于宏观自然异常应该怎么识别

准确短期预测和临震预测非常困难

地震预报难在何处

第三节 中国地震预报制度

地震预报三方面的监测

地震预报有制度,信息发布有规定

识别地震谣传

第四节 生的奇迹

败也风云成也风云

建立“防火墙”

第五章 人命关天

第一节 防患于未然

愚公移山

偷梁换柱

天时地利

生命之墙

隐形杀手

知者无惧

临时之家

第二节 绝地逢生

黄金12秒

逃生法则

避险要点

过度恐惧——避震之大忌

家中避震切忌因财伤命

校园避震要有组织性

公共场所谨防拥挤

户外避开高大建筑

不要开动汽车抢过桥梁

野外遇震离开山边水边

遇到次生灾害急避险

第三节 震后自救互救

被埋自救

灾民互救

五字箴言

第四节 外界救援力量大规模搜救

大规模搜救原则

搜索策略

搜索手段

搜索人员分配

营救生命

第五节 震后三位一体保障

医疗保障

生活保障

社会治安保障

导语

地震救援如何展开才最为有效快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救出最多的生命?史实告诉我们,面对骤然而来的大地震,科学的救援与应对之道往往能令更多的人逃离险境。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尽管地震的发生是不可阻挡的,但是震前采取一些必备的预防措施,包括对黄金12秒等地震知识的普及、地震预演等,往往可以极大地减少惨象的发生。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有哪些知识必须掌握?专家们对地震的发生以及监测做出了哪些最新的方向性探索?进展如何?这些对于我们预防地震有哪些帮助……

本书正是对上述一些列问题的回答,告诉我们在未来的地震遭遇战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到有备无患、减小损失并赢得主动。

前言

大自然的绚丽百花能生香吐艳,予人以美感,但比较起来,经精心构思、裁剪、创作而成的精神作品则更能给人一种大美大爱的情怀,精神创作才是人世间最美丽的花朵,尤其是心怀万物以排忧解难为己任的精品力作。本书正是致力于成为这样一部具有人文关怀情结的作品。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有关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就不绝于史册。尤其是我们中国,西部依崇山峻岭而走、蜿蜒起伏,东临大海、饱受海陆变迁的冲击,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地形注定了我国是一个多震多灾的国家。

远有陕西华县大地震,再有邢台大地震、唐山大地震,近有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剧烈地震的磨难与考验。在这些重大的自然灾难面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赴灾区,全社会共克时艰,我们众志成城、多难兴邦。

那么,地震救援如何展开才最为有效快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救出最多的生命?史实告诉我们,面对骤然而来的大地震,科学的救援与应对之道往往能令更多的人逃离险境,历史上不同的救援方式最终产生的结果是大不相同的。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尽管地震的发生是不可阻挡的,但是震前采取一些必备的预防措施,包括对黄金12秒等地震知识的普及、地震预演等,往往可以极大地减少惨象的发生。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有哪些知识必须掌握?专家们对地震的发生以及监测做出了哪些最新的方向性探索?进展如何?这些对于我们预防地震有哪些帮助……

本书正是对上述一些列问题的回答,告诉我们在未来的地震遭遇战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到有备无患、减小损失并赢得主动,相信本书对我们共同应对地震灾难大有益处。

精彩页(试读片断)

大陆漂移说不受认可

任何伟大的发明,往往伴随着电火石光般一瞬而过的灵感。牛顿之所以发现了万有引力,就是因为他百无聊赖地经过一棵苹果树时,一个苹果刚好砸中了他,而没有砸中别人,在这刹那间灵感从天而降。在地震研究中举足轻重的构造地震原理也差点儿与人类失之交臂。

1910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魏格纳躺在病床上,正无所事事之际目光却瞟到了墙壁上的一张世界地图。他突然发现,位于大西洋两岸的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的海岸线竟然表现出惊人的相似。

魏格纳对这一事实从地质学、古生物学、气候学等角度进行了科学的推敲。根据造山带等的地质构造,以及不能越过大洋的羊齿类植物、蜗牛等小动物在3亿年前的冰川时期曾广泛分布于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他得出如下结论:大约3亿年前,我们今天所知的南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欧亚大陆、南极大陆等统统属于一块“超级大陆”,后来这块“超级大陆”分裂为若干块大陆,经过漫长岁月的移动,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大陆位置关系。这就是“大陆漂移说”或者板块运动理论。

“大陆漂移说”之所以具有如此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一种能够解答迄今为止包括古生物、古气候、地质构造、地形等广阔领域里众多疑问的理论,如大西洋两岸轮廓相似,在非洲与南美洲发现相同的古生物化石及现代生物的亲缘关系,在南极洲、非洲、澳大利亚发现相同的冰碛物,在南极洲发现温暖条件下形成的煤层等。但它有一个致命弱点:动力——板块漂移的驱动力何在?对此,魏格纳的解释是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

然而,当时的物理学家根据魏格纳的说法立刻开始计算,利用大陆的体积、密度计算陆地的质量,再根据硅铝质岩石(花岗岩层)与硅镁质岩石(玄武岩层)摩擦力的状况,算出要让大陆运动需要多大的力量。物理学家发现,日月引力和潮汐力实在是太小了,根本无法推动广袤的大陆。

随着1930年魏格纳在格陵兰探险中失踪,“大陆漂移说”遂渐趋冷落,以致到20世纪40年代时“大陆漂移说”已经被人们忘诸脑后。

东山再起

进入20世纪50年代,“大陆漂移说”居然在完全不相干的领域里东山再起。这个完全不相干的领域就是研究古代地球磁场的学科——古地磁学。

今天,地球的两个磁极——南磁极和北磁极几乎是固定不动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其位置是移动的,并且发生过逆转。根据古地磁学,科学家复原了以往各个地质时期生成的岩石当初的磁场,由此推定了南北磁极的位置。磁极随时间推移而形成的移动轨迹被称为“极移动曲线”。

1950年,英国的基斯·兰卡恩和帕特里克·布兰科特等根据对欧洲大陆和北美洲大陆各地质时期岩石中残存磁场的精确测定,成功地得到了“极移动曲线”。地球只存在南磁极和北磁极两个磁极,从各个大陆研究得来的南磁极或北磁极的“极移动曲线”理应是一致的。

然而,兰卡恩等人求得的两条“极移动曲线”形状相似,却沿经线偏离。要是把大西洋两边的北美大陆和欧洲大陆合在一起,那么对应的“极移动曲线”恰好能够吻合。这个事实正好说明了大陆漂移具有可能性。

由于导致大陆漂移的动力问题没能解决,所有的地球科学家对“大陆漂移说”始终不予理会,不过“大陆漂移说”却因古地磁学的发现而峥嵘再现。

海底扩张提供动力

20世纪50年代伊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发的新技术被广泛用于海洋观测,比如采用声纳装置观测海底地形,利用海洋磁场仪探测海底磁场异常情况等。通过这些探测,科学家终于搞清全球海底被称为“海岭”的巨大海底山脉是彼此相连的。

对于在海底山脉中位于大西洋中部的大西洋中央海岭,魏格纳在世时人们就不陌生。但是,类似的海岭存在于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等地球上所有的海洋中,像网络一样分布在海底。在大西洋中部南北走向绵延1万公里以上的中央海岭的中段还存在一个“大规模的谷地”,科学家还发现这个“中央谷地”与中央海岭并排相连。于是有科学家提出,大西洋正是地球的裂缝,海底也许就是在这里扩张的。随后科学家又测定出从地球内部涌流出的地壳热流量,也了解到从海岭之下的深处似乎正在喷涌出热物质。与此同时,海洋探测的发展证实海底岩层薄而年轻(最多两三亿年,而陆地上有数十亿年的岩石)。

据此,美国学者赫斯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软流层物质的对流上升使海岭地区形成新岩石,并推动整个海底向两侧扩张,最后在海沟地区俯冲沉入大陆地壳下方。赫斯认为,大洋中脊是地幔对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质不断从这里涌出,冷却后固结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涌出的热流又把先前形成的大洋地壳向外推移,自中脊向两旁每年以0.5~5厘米的速度扩展,不断为大洋地壳增添新的条带。因此,洋底岩石的年龄是离中脊愈远愈古老。

当大洋地壳冲击大陆地壳时,由于大洋壳密度更大,会直接钻入大陆地壳底部,形成海沟。同时,大洋地壳被挤压弯曲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崩裂,产生一次地震。被大洋地壳抬起来的大陆地壳连缘就会隆起成为岛弧或山脉。

所以,海洋地壳是由大洋中脊处诞生,到海沟岛弧带消失,这样不断更新,两三亿年就全部更新一次。因此,海底岩石都很年轻,一般不超过两亿年,平均厚度为5~6公里,主要由玄武岩一类物质组成。而在大陆地壳中已发现有37亿年以前的岩石,平均厚度约为35公里,最厚可达70公里以上。除沉积岩外,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类物质组成。

同时,根据“海洋扩张说”,地幔物质的对流上升也在大陆深处进行着,在上升流涌出的地方大陆地壳将发生破裂,如长达6000多公里的东非大裂谷就是地幔物质对流促使非洲大陆开始张裂的表现。P45-49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