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时期班主任 |
释义 | 一班主任的地位、作用(一)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发挥骨干作用。 (二)中小班主任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力量,在协调、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方面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的基本单位,中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班集体建设的组织者,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四)中小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生命和精神的关怀者,发挥着导师的作用。 青年教师(班主任)发展的 几个阶段 教育实习阶段(寻找知识、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点); 积累经验阶段(初步经验,中等水平经验,比较丰富经验,丰富经验——逐步参与教育科研); 科研阶段→奉献+科研(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科研课题,科研成果) 专家阶段(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论著) 教师人格·人格教育·班主任 徐特立:教育的作用,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 人格——人的素质的核心。 以人为本的教育,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首先是优良人格的教育;人格教育的根本途径及内涵是以人格育人格。 爱因斯坦:“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日本教育家紫田荣义:教师的职业“是以教师的人格决一胜负的职业”。 前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人格的内涵道德修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个性品质(精神面貌,意志品质,情感因素,性格特点,气质类型); 人文素养(文化修养,审美素质,精神追求,生活品位)。 二、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比较完善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 专业知识群; 边缘学科知识与新学科知识; 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信息; 了解最新的社会科学信息。 专业知识群 学科知识体系:如,语文知识体系,数学知识体系; 教育学知识; 心理学知识; 教学法知识; 德育与班主任专业知识;等。 21世纪班主任培训教程(八本,王宝祥主编) 《21世纪班主任素质》 《创造性的建设班集体》 《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 《转化后进生的理论与实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常规管理与教育》 《班主任工作艺术》 《班级家庭教育指导》 边缘学科: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有机融合产生的新的学科。如,社会心理学、思维发展心理学。 新学科: 近年来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新创建的学科。如,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思维科学。 三、不断完善的能力结构学习与信息能力; 研究学生的能力; 现代教学能力; 现代德育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自我调适能力。 学习与信息能力 关注现代学习方式的不断变革,运用现代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拓宽自身的信息渠道,根据需要确定吸收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不断进行信息积累、信息加工; 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研究学生的能力 研究学生群体与研究学生个体相结合; 研究学生智力因素与研究学生非智力因素相结合; 研究学生现实状况与研究学生发展相结合; 研究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庭表现、在社会表现相结合; 关注性别差异、个性差异。 现代教学能力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钻研新课标,充分体现三个维度; 研究学法与研究教法并重; 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创造具有个性特点的创造型教学模式。 现代德育能力 确立大德育观,贯彻德育的5要素; 关注主流社会发展与学校德育的关系; 高度重视德育与智育的统合(整合); 认真研究每项德育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过程、效果及后续活动; 利用现代传媒(特别是网络)进行德育; 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