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民体 |
释义 | 梁启超与新民体新民体,一种介于古文与白话文的文体,为梁启超受桐城派古文与明清小说文体影响而创造,特点为更加直捷明快。名称由来于梁启超与革命派在《新民丛报》论战时主要使用该文体。 清末,维新派主要领导人梁启超、康有为在百日维新失败后逃亡日本。继续宣扬维新主义。后来革命党人孙中山等也在日本发展革命组织、宣扬革命思想。于是维新派与革命派便发生了一系列的论战。梁启超作为维新派,其阵地就是《新民丛报》。 在于革命党人论战的过程中,梁启超发明了一种新的文体:新民体,它介于古文与白话文。梁启超还直接引入当时日本汉字,譬如组织、政治、经济、哲学。 影响新民体杂糅桐城派古文与《三国演义》等小说文体,在清末为厌倦八股文程式的青年才俊所激赏,传播很广。另外梁启超采用拿来主义,直接引入当时日本汉字,譬如“组织”、“政治”、“经济”、“哲学”。大大丰富了中国近代词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